齐氏他们也发现了这事儿,先是一阵狂喜,觉得萧景曜后继有人,而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叛变,站在了小汤包那边,还派出萧元青做代表来说服萧景曜,“小汤包这样的天分,可不能浪费了。天才只能天才来教,难不成你舍得让小汤包浪费他的天赋,庸庸碌碌地过日子?”
萧景曜抿了抿嘴,不吭声。
萧元青再接再厉,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萧子敬,“你看看我,再看看你祖父,有谁是个靠谱的?我们照看小汤包的衣食起居倒是没问题,但念书这上头,你指望我们?我只会带他到处瞎玩。”
“万一你在闵州一待就是好几年,我可不能保证,你回京后会看到一个什么性子的儿子。”
萧景曜神情松动,却还是有些迟疑,“去闵州山高路远,小汤包毕竟还小……”
萧元青拍了拍胸脯,一脸自豪,“你们都随了我,身子骨好得很。你小时候到处折腾也没生过病。我看小汤包也是一样,只要你们一路上好好照看好他,他顺顺利利到闵州,一点问题都没有。”
萧景曜被说服了。
小汤包高兴地屁颠屁颠跑过来对着萧景曜卖弄自己的好记性,张嘴就给萧景曜背了一首《木兰诗》。虽然是两个字两个字地往外吐,一点节奏和韵律美都没有,但这小家伙真的一字不差地把整首诗都给背了下来。
萧景曜还能说什么呢?这么聪明的崽,谁忍心离开他好几年,周围还有一堆不靠谱的长辈?
一起去闵州就一起去吧。
好在要等到明年才动身,小家伙那时候也两岁多了,身体更壮实些,一路上精心照看着,也能放下心来。
儿女都是债啊!
第096章
还在庶常馆念书的庶吉士们听到了科举考试要增添新学科的消息, 脸色都很精彩。
有人当场表示,“还好我这一届考上了!不然下一次肯定没戏!”
三年又三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年。他们都学了数十载的四书五经了, 再让他们去学习新学的数理化,思维方式完全不同,能不抓瞎吗?
也有人借着庶吉士身份之便, 在翰林院中看到了新学教材。这一看之下,顿时惊为天人, 如痴如醉,灵感源源不断, 抓着笔就开始做题, 一道接一道, 觉得自己还能再战十年。
一看就是天赋点点在了数理化上面的。
这些人还颇为遗憾地表示, “若是早就开设新学科, 说不准我们早就考上了。”
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过如果不考新学科, 新学内容在考卷上的占比不算太高,也不会给考生们带来太大的负担。
庶吉士们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十分乐于接受新事物。翰林院与时俱进, 给庶吉士们开了新学课。
来给庶吉士们上课的老师,当然是研究院的研究员们。毕竟以数理化的难度,想从翰林院里随便抓个翰林就能去讲课,也挺不现实的。
来给庶吉士们上课的研究员,都是最新一批进研究院的研究员。他们跟着最初的那一波大佬们学了许久,基础足够扎实,来从头教庶吉士们数理化绰绰有余。
也有将儒学奉为圭臬的庶吉士觉得新学很不成体统, 一点圣人之言都没有,不大乐意学。但听说小皇孙都在学新学, 能考上进士的哪有傻子,当然能判断出日后新学也会成为一门显学。
现在骨头硬不肯学,指不定以后就会掉进什么样的坑里。
毕竟新学倡导者,萧景曜萧少卿,目前官运亨通,十分有阁老之相。说不准他们得用的时候,萧景曜都成功入阁了呢。
万一萧景曜当了首辅,大权在握,大力倡导新学,他们对新学一窍不通……
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