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一点小误差,但整体范围基本能确定。范围一缩小,想去挖金银矿就简单太多。

萧景曜也觉得这事儿挺有趣,不知道倭岛现在有没有在开采他们的金银矿。或者说,他们知不知道他们那个岛上有那么多的金银矿。

要是不知道,嘿嘿,萧景曜脑子里全都有哇。

虽然有点缺德,但萧景曜心里确实在暗爽。

良心是什么?资本家没有良心!

前资本家萧景曜冷酷无情地想到。

正宁帝一看萧景曜这表情就知道萧景曜心中有数,顿时心下大定,有了成算。

“此事事关重大,需要从长再议。金银矿的消息从何得来……”

正宁帝说着,习惯性地用手指敲打着桌面,深深看着萧景曜,沉吟了片刻,终于说道:“你不是拉拢了一个在海上占岛为王的逃犯?那人有几分侠气,就说这消息是你让他去打听的,他费了许多功夫才打探到具体密报。如此一来,主要功劳还是你的。至于那个逃犯……也是个可怜人,便将功赎罪,赦免了他身上的重罪,让他回归自由身,日后可以随意回乡,官府不得缉拿他。”

萧景曜能够想一出是一出,把问题往上面抛。胡阁老也能一个激动之下就催正宁帝做决定。但正宁帝作为最后做出决策的人,必然不能这么草率。

简单来说就是,萧景曜现在的做派就是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他只管提对策不管调度。正宁帝作为那个要顶天的高个子,必然要顾虑周全一些。岛上有很多金银矿这很好,但怎么去,大齐境内的情况如何,兵马和粮草能不能顶得住,后勤能否跟得上,其他部分能否齐心协力促成这事……

问题太多了,一个国家的大事都堆在正宁帝这儿,等着正宁帝做决策呢。哪能是一下子拍拍头就能决定的。

正宁帝先给萧景曜编了个靠谱的信息来源,也是保护萧景曜的一种方式。胡阁老反应也不慢,立即接话道:“陛下,依臣之见,不如让其他阁老都来政事堂商议此事。商议了个确切的章程后,再放去早朝上商议,群策群力,总能想出个万全之策。”

就是时间有点长。

胡阁老之所以想让正宁帝先召集阁老们把这事儿给定下来,也是因为这事儿一旦放在早朝上去商议,那扯皮的地方就多了去了。

出兵理由,调哪里的兵,谁领军,从哪儿出发,粮草拨多少等一系列的问题就能让朝堂上吵翻天。

更有甚者,光是为了发兵不发兵的问题,朝堂上都能吵个一两个月。

倒也不是其他人对大齐不忠心,实则是他们觉得倭岛蛮夷之地,怎么能同天/朝上国相比?发兵都是太看得起他们。

这是来自天/朝上国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