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的火锅面里面有白萝卜,三红薯,大白菜,豆腐,豆芽,骨头汤煮面,煮好了淋上麻酱,食肆里咸菜和辣椒油都是不要钱的,想吃自己加。
价钱比街上的素面贵,两文钱一碗。
肉的火锅面里面加了羊肉片,当然里头也有素菜,如果赶上肉摊卖牛肉,还有牛肉片。
价钱是五文钱一碗。
菜单画好,招旗也得改,包子卷饼旁边多了一碗香喷喷的火锅面。
火锅面也摆上了食客的饭桌。
香浓的骨头汤,劲道的面条,各种各样的配菜,还有滑嫩的羊肉片,把麻酱一拌,再淋上一小勺辣椒油,吃完手脚都暖和。
这种冷天,吃上一碗火锅面,真是神仙都不换。
生意是前所未有的好,有时候客人进门第一句不是别的,而是问:“有牛肉不?”
律法规定不能杀耕牛,等牛肉非得是老死的牛,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买着了那还得紧着自家多吃几口,所以大多时候沈大娃都摇头,“没有。”
客人嘴一撇,“怎么啥都没有!”
沈大娃拨了拨珠算,“今儿有羊后腿,切成薄片煮面最好吃,客官要不要?”
“要,再来两个酱肉包子,多放辣椒油。”
沈大娃笑了笑:“行,您等一会儿就好,号给您排上了。”
这下客人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