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坚定,有时候连宁樱也是佩服的,毕竟他考功名的那些日夜都有她的陪伴。他的熬夜苦读,他对学问的追求探寻,以及较真时的认真思考……

宁樱觉得他的最大长处就是会思考。

李瑜身上既有古人的刻板保守,又有着超脱时代束缚的睿智敏捷。

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矛盾体,有时候宁樱也会暗搓搓去剖析他。比如在她还是奴婢时,他的所有举动完全是符合这个时代赋予给男人的父权利益的。

主是主,仆是仆。

可是当他恣意用那份热烈与狂热去追逐某件事时,之前的那些刻板保守统统都会被打破,属于这个时代的传统,或者说是主流价值在他眼里将一文不值。

这个人既可以遵循规则,也可以颠覆规则,骨子里还有点不切实际的浪漫小情怀。跟这样的男人共度一生,似乎挺有趣。

至少目前宁樱是这么觉得的。

来覃州的这几年她过得很开怀,李瑜也用实际行动让她体会到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相互扶持。

他说建宁那边可以再开家食肆,她便亲自跑了一趟,结果才过去不到一月,那厮就来信催促她什么时候回去了。

明明是自己怕寂寞,偏要找借口说是两个崽想她了。

宁樱撇嘴,有些人的傲娇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

她觉得,那厮估计到八十岁都改不了这臭毛病……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章番外叭,明天别等了,因为我要打麻将,叉腰!!三缺一,缺一不可!!

最后一章番外会回归到开篇的场景吧,首尾相连。。。

不过这回换成了:

李瑜:你家男人俊不俊?

宁樱:谁谁家的某某。。。。

李瑜:瞎说,他就算比我俊,也没我疼老婆

宁樱:。。。

第61章番外:回京

覃州刺史一案落幕后,秦王实在想念自家崽,便求圣人把李瑜召回来。

圣人也觉得把那小子下放到覃州四五年差不多了,且听那边的考核上报陵阳县被治理得中规中矩,没出任何岔子,再加之有诛朱国安这一功劳,便爽快地应允了下来。

回京的公文送到陵阳已经是次年的炎炎夏日,宁樱坐在屋里边吃瓜果边摇团扇,同蔡三娘说起食肆的经营。

这些年她们在覃州陆续开出来五六家蔡记,每家的经营都不错,只要把成本扣除后,蔡三娘便能分利,这可比她干厨娘能挣多了,故而她打算长期驻扎在覃州。

宁樱也信得过她。

目前李瑜已经在这边呆了数年,眼见快要回京了,覃州的食肆便脱手给蔡三娘打理,她则回去开拓京畿片区的经营。

现在美月也能上手,她早已到了婚嫁的年纪,回京后也该着手寻一良人嫁了,之后京畿那边的食肆她也能帮衬。

二人兴致勃勃谈起以后蔡记的扩张与经营,无不感到振奋。

那毕竟是她们谋生立足的根本,只要手里有铜板,腰板便挺得直,底气也足。

这样的底气不是靠男人给的,心里头倍感踏实。

两人正说着,忽见崔氏兴冲冲地进屋来,高兴道:“娘子,方才衙门差人来报,说京中那边下了公文,是召二郎回京的!”

此话一出,蔡三娘笑了起来,“方才我们还说起这茬,没想真来了。”

宁樱:“在覃州这么些年,还真舍不得走。”

崔氏摆手,“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凡做官,都盼着往京里爬,如今二郎好不容易能回去了,多半会晋升,这可是大喜事!”

宁樱:“借崔妈妈吉言。”

傍晚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