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我倒要看看大老爷不在,我这个大妇要卖她、她还能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是该头一个卖她!”刘婶先是附和了句,随后开始猜测林姨娘最可能找的救兵:“我猜她会找三夫人帮忙,求三夫人暂且把她留下,毕竟眼下可是三夫人当家……”
“三弟妹接管当家大权后,一见家里公中上的银子只剩那么一丁点,再一翻账册,见我们这一房几个姨娘的吃穿用度、每月都占去公中不少银钱,早就恨不得把那几个姨娘给卖了!只不过碍于那几个姨娘都是服侍大老爷的,她才不敢随随便便的把她们卖了!”
尤氏说着顿了顿,才接着往下说道:“眼下我主动喊了人牙子来家里,三弟妹高兴都还来不及哩、哪会瞎掺和让我不痛快?她就算不帮着我卖人,也断然不会把最会花钱的林姨娘留下来。”
刘婶仔细一想,马上就赞同了尤氏的说法,认为一向小气的马氏一定会赞成卖妾,这林姨娘要想找她帮忙,只会碰个一鼻子灰!
于是刘婶也就不担心林姨娘翻出什么幺蛾子来了,随后她便转而想起了三妾中的最后一妾:“剩下那个李姨娘倒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可惜就是有点老实过头了!李姨娘在咱们家当了三年的妾后,明明可以恢复自由之身了,可她却偏偏傻乎乎的继续留在咱们家,成了服侍大老爷和其余两位姨娘的婢子……”
原来这李氏虽然模样生得还不错,但性子却是十分忠厚木讷,且她也是个真不懂得去讨好张光的老实人!也就是说、李氏虽然模样生得漂亮,但却没留住张光心的手段,平日里在床第之间也略显木讷、少了几分情趣,怎么也和那林姨娘比不得。
因此李氏虽然模样生得好,但张光对她的新鲜劲儿一过、便开始嫌弃她了,虽然留了李氏三年,但三年的役期满了后、也没把她抬举为如夫人。这要是换做别人,没被抬举称成如夫人,大抵役期一满就会走人、另攀高枝去了。
可偏偏这李氏老实得有些过头,役期满后不但不晓得走人,还自愿由妾转成婢子,在张家当起了下人。而这李氏因模样生得好,也算是有一阵子颇得张光的宠爱,因此她失宠转为婢子后,一直嫉妒她的林氏便经常欺负她,还故意让张光把李氏弄去给她使唤。
在北宋,“妾婢”两个字是连着用的,专门做劳役的婢子也被称为“女使”,也就是“使女”的意思。
这妾室原先若是良家女子,三年期满后还能恢复良家女子的身份,可若是妾转为女使,那可就是入了贱籍、从此便都要低人一等,想从良得靠运气和机会了!所以刘婶才会说那李氏傻―――好端端的良家女子身份不要,傻乎乎的入了贱籍当了婢子,这可不就是没事自个儿把自个儿抹黑吗?
说起来这张家的几房妾室,还真是一个人一种样子,于是妙儿仔细的理了下张光几房妾室的状况后,很快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人妾婢实际上是北宋女子的一种打工方式!也就是说北宋妾婢、放在现代就是一群“打工妹”,她们或三年、或十年的出租自己挣取嫁妆,待出租期限满后她们也就有了嫁人的本钱了。
所以就有了“两浙妇人皆事服饰口腹,而耻营生”、“虽蓬门贫女,亦有一两件锦衣罗裙、几样头饰”等话流传在坊间……
而打工女要是和老板有了感情,那就会选择继续干下去;要是没什么感情,那么她们或是寻找新的主人,或是带着钱财嫁给别的男人为“妻”。这就是北宋寻常女子的市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