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在北宋的价值后,很快就打起了做珍珠生意的主意……于是妙儿随意挑了两颗末等珍珠,再指了指先前挑中的那套头面,付过银子后让伙计找个锦盒把这两样物事装好,随后便和巧娘一起抱着锦盒离开刘记。
一离开刘记,妙儿便忍不住一脸兴奋的对巧娘说道:“这最末等的珍珠一颗都要卖六百两银子,要是我们能想法子弄些珍珠来卖,那肯定能赚上一大笔银子!”
巧娘却只当妙儿是在说笑,当下便不以为然的说了句:“那珍珠哪那么容易弄来卖?你没听刚刚刘记那小伙计说吗?那些采珠人可是拼了性命才能采到为数不多的珍珠,我们又不会采珠、上哪儿去弄珍珠来卖?就算我们懂得下海去采珠,这么危险的事也不适合我们干,少爷和姑爷也断断不会同意你做这样的事的!”
妙儿闻言一脸神秘的冲巧娘眨了眨眼,道:“谁说我要下海采珠了?巧娘,我真是服了你了!我不过只说了几句话,你自个儿就想到那么远去了!”
“你的意思不是你要下海采珠?”
巧娘下意识的反问了句,随后才后知后觉的补了句:“我晓得了,你是想请人下海采珠,然后把他们采到的珍珠拿来倒卖!妙儿,你不会真的打起了做倒卖珍珠这个行当的主意吧?无端端的你怎么突然想卖珍珠?”
妙儿依旧一脸神秘的看着巧娘,也不把话和她说明白、只笑眯眯的说道:“这件事我得仔细的琢磨、琢磨,要是我的法子真的行得通,那这次我可是要拉上我婆母好好的大干一场,借着卖珍珠来大赚一笔、拿钱堵住她的嘴!”
巧娘和妙儿从小一起长大、对她可是十分了解,因此她十分清楚每当妙儿故意卖关子、保持神秘的时候,就是妙儿又想到什么绝妙的赚钱点子的时候!
于是巧娘一听妙儿那信誓旦旦的话语,马上缠着妙儿非要她把话说清楚:“我的好妙儿,你明明晓得我性子急、好奇心重,你就别再吊我的胃口了、赶紧把你打的主意告诉我吧!你快说说你到底想怎么折腾这珍珠生意?你真的要请人采珠?”
妙儿闻言马上摇头说道:“不,我不是想请人采珠,我是想自个儿把珍珠给养出来!”
“养珍珠?!”
巧娘一听妙儿这话、马上下意识的瞪大双眼,一脸不信的问道:“妙儿你是在和我说笑吧?这珍珠又不是活物,哪能养啊?”
“能不能养,等我养起来你不就知道了?我现下一时半会儿也和你说不清楚,等我把这事情给琢磨透了再和你细说,”妙儿说着笑嘻嘻的伸手拧了巧娘的脸蛋一下,并出言揶揄道:“你放心,要是我真要养珍珠、一定会算你一份,保准你养个两、三年就能备齐一份丰厚的嫁妆,让你将来的婆家不敢小瞧你!”
说话间妙儿和巧娘已经走到了一个分岔口,两人便在岔口相互辞别、随后分道扬镳各自回各自的住处去了。
而妙儿一回到家就躲到了徐东临的书房里,一边翻各种各样的杂记,借着上面记载的和珍珠有关的事、唤醒脑海里尘封的记忆,一边把前世所知道的、和珍珠有关的知识全都默写下来,并很快就把那些知识分类整理好―――妙儿知道后世的珍珠之所以能够量产,是因为后人已经弄清楚珍珠在母蚌里产生的原理,然后借着这个原理来进行人工养珠、大批量养殖出珍珠来销售。
而人工养珠的方法大约要到南宋末期才会有,也就是说眼下妙儿身处北宋可以说是占了先机,如果妙儿能率先大批量的养殖出珍珠,那绝对能让妙儿一夜暴富!
并且这珍珠成形的原理简单易懂,妙儿以前曾经在介绍珍珠的相关杂志上看到过―――原来蚌栖息在水中时蚌壳是微张开的,于是一有沙粒等机械杂质进入蚌壳内,蚌就会产生过激反应,然后分泌出大量的珍珠质、一层一层的包裹进入壳内的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