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儿见了顿觉新奇,于是便拉着徐东临一格格的逛过去,发现大多是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以及脯腊之类的物事。过了庭院到了靠近佛殿的地方,则有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和赵文秀笔及潘谷墨。

妙儿还是头一次见道人出来摆摊,忍不住好奇的问了句:“这些道人不是大都清心寡欲过隐世般的日子吗?怎地也出来摆摊凑热闹,难不成他们也想借着相国寺的人气挣钱?”

徐东临觉得妙儿的想法有些太过狭隘,于是当下就细细的解释道:“道人也不过是靠些香油钱过日子,可这香油钱时多时少、有时也不够维持他们的花销,所以他们才会自己做些物事出来换钱,自力更生总比眼巴巴的等人前来添香油钱强吧?”

妙儿闻言马上为自己的见少识浅感到汗颜:“原来如此,我还以为这些道长、师姑都超尘脱俗,不屑和银钱这等俗物打交道呢!”

徐东临一边走在前头领路,一边指着不远处的长廊说道:“那里还有些师姑卖些姑娘家用的物事,你兴许会见着喜欢的,我们且过去瞧瞧。”

说话间徐东临已带着妙儿走到了长廊边,妙儿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见占据着两边长廊的、果真是各大寺院的道姑。妙儿进了长廊慢慢逛起来后,发现这些道姑有卖绣作、领抹、花朵的,也有卖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并特髻冠子、绦线之类的物事。

妙儿心想她难得出来好好的逛一回,于是便在长廊多逗留了一会儿,先后买了几条领抹、几朵颜色不一的绢花、两顶幞头并一顶帽子,打算把领抹和绢花送给苏二娘、杜七娘和巧娘,幞头和帽子则送给张大郎兄弟。

出了长廊,妙儿二人很快转到了佛殿后面的资圣门,那儿都是卖书籍、玩好、图画,及各地被罢任的官员卖的土特产和香药之类的物事。妙儿瞧着那些官员卖的土特产还算是新鲜,于是便挑了两、三样买了,并淘了几本游记打算送给爱读书的张大郎。

徐东临见妙儿只为家人买物事,自个儿却是一件都没挑,于是忍不住开口提醒妙儿一句:“你别光顾着给你哥嫂、弟弟买物事,也得给自个儿挑几件才是,你今儿可是寿星……”

妙儿也想买些物事犒劳自己,于是得了徐东临的提醒后、她便转到了专卖珠翠的摊子前,一会儿拿起那对翡翠耳环放在耳边比划,一会儿又拿起那只绿汪汪的玉镯往手腕上套了套,最后还把一个缀了小铃铛的银镯子拿在手上把玩了许久。

妙儿似乎对先后看过的那三样首饰都十分喜欢,但为了不让自己一次买太多,妙儿左挑右选后、最终选了那对漂亮的翡翠耳环:“就要这对翡翠耳环了,帮我包起来吧!”

那卖珠翠的道姑很快就取出一块不大的帕子,小心翼翼的把妙儿看中的那对翡翠耳环给包了起来,妙儿付了银钱接过布包后,却还是依依不舍的在那摊位上流连了好一会儿,最终才挪动脚步往下一个摊位走去。

徐东临说后面的走廊买卖的都是占卜算卦者所用的货术、传神之类,妙儿一家人都用不上那些物事,于是妙儿便没去逛后面的走廊,而是提着买来的那些物事逛了在京城久负盛名的相国寺的几个偏殿。

不过进偏殿前张大郎突然说在先前的摊位落了物事,于是他让妙儿在原处等候、自个儿则匆匆忙忙的赶回去寻找,妙儿等了一会儿还想过去帮着寻找,不过妙儿才起了这个念头、就见到徐东临气喘吁吁的赶了回来,说是物事找着了……

既然物事找人了,那妙儿二人自是按照先前的计划进了相国寺偏殿,陪着母亲来礼佛过多次的徐东临马上十分尽职的介绍道:“相国寺的大三门阁上及资圣门,各有金铜铸罗汉五百尊!我们要是想把这五百尊金铜铸罗汉都逐一观赏一遍,那可得连续来个三、五天才能看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