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日子来了,可却偏偏装出一副正巧赶上的样子,并还故意装出是到了张家、才意外得知妙儿今天生辰的样子,实在是闷骚得很!

且徐东临明明是专程来约妙儿出去逛街的,但见了妙儿后却故作随意的说道:“既然今日是你的生辰,我刚刚得知也没来得及备下礼物,不如索性由我带你好好的逛逛汴京,算是我送给你的生辰礼物。”

妙儿到了汴京后一直在州桥一带活动,还真没好好的逛过汴京别的地方,加上这几日张大郎兄弟老是提醒妙儿去徐家一事,让妙儿这几日有点闷得慌、早就想出去走走散散心……

因此徐东临一相邀、妙儿马上欣然答应:“好啊!我正想四处走走散心呢!”

徐东临一边做了个请的手势,一边很“随意”的把早就选好的地方说了出来:“你来汴京这么久,还没机会去逛京城有名的几个瓦子吧?”

妙儿摇了摇头,道:“瓦子?那是什么地方?我没去逛过……”

徐东临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带着一小丝得意说道:“我就知道你没去过,京城各大瓦子乃是城中最热闹的地方,那里头有各种各样的伎艺表演,包你见了后大开眼界!”

妙儿还不晓得北宋都流行哪些艺伎表演,因此马上好奇的问道:“伎艺表演?听着还挺有意思的,都有些什么表演?”

“京城最热闹的瓦子就在前面不远处,你到了一看就知道!”

徐东临却故意卖了个关子不细说,只挑了瓦子的规模来做介绍:“这京城最有名的瓦子都在前面那东角楼街巷―――街南是桑家瓦子;附近的北侧是中瓦子;再往里走是里瓦。”

“这些瓦子里头大小勾栏有五十余座,北侧的中瓦子最有名的是莲花棚和牡丹棚;而里瓦子的夜叉棚、象棚则是最大,最大可容得下数千人呢!”

徐东临边介绍、边大步流星的把妙儿往目的地带去,不消片刻妙儿便站在了徐东临先前说的桑家瓦子外,初步见识了周围那些各式各样的杂技表演,再一结合徐东临先前的介绍,妙儿终于对北宋瓦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所谓“瓦子”其实是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

第三十四章 热闹瓦肆

这样的场所在北宋被称作“瓦肆”或“瓦子”,通常各大瓦子都会集聚众多百戏杂伎艺人。瓦肆的竞争十分激烈,技高者立足、技逊者走人,以如此残酷的方式刺激着百戏杂技向更高的境界发展。

妙儿才刚刚对瓦子有初步的了解、还没选好要去看哪个戏棚看表演,徐东临就一脸兴奋的指着不远处聚集了一群人的地方,语带惊喜的介绍道:“我们运气还算是不错,正好赶上那张延叟刚刚上台说书!四娘,这张延叟说的评书你还没听过吧?”

见妙儿摇头表示不晓得张延叟是哪根葱,徐东临马上招呼她过去台下抢占位置:“那我们赶紧过去抢个靠前的位置,好好的听上一段!这张延叟说的评书很受大家伙儿的喜爱,每每他一开讲、这台下的人总是挤得满满的,我们要是去晚了就只能远远的听上几句了!”

妙儿跟着徐东临到了台下、找到位置站住脚细听后,才发现那张延叟正巧在讲《孟子书》。妙儿侧耳仔细听了一会儿,发现其实这《孟子书》就是讲孟子的故事,从孟母三迁讲起、接着再讲些孟子生平事迹,没有欣赏细胞的妙儿听了后这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妙儿对听评书不感兴趣,也不认识张延叟这个评书界的名人,于是她很快就百无聊赖的问了徐东临一句:“这里除了张延叟,都还有哪些有名的伎艺人?”

徐东临马上如数家珍的答道:“讲史类评书的有李?V、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贾九;讲小说类评书的有王颜喜、盖中宝、刘名广;四娘你要是不喜欢听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