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临别扭、闷骚的本质了,因此她也懒得跟他多做计较,索性不紧不慢的跟在徐东临身后、就是不赶到他身边和他并肩而行,就这样一路走到了目的地。

徐东临那朋友姓王,也算是个和气好说话的人,妙儿看过王家想要典让的院子后果然十分满意,于是很快就和王家谈好了典让的大小事宜,契书一立好妙儿就把银子给了王家,并且决定马上回家招呼张大郎等人即刻搬家!

正巧妙儿他们租住的单间也到期限要再缴交租金了,于是一家人又搬物事、又是打扫布置屋子,很快就开开心心的搬到了新典来的院子里……

第二十九章 大郎娶妻(一)

这新典来的院子很大、很宽敞,不但让妙儿一家人能够每人单独住一间屋子,还有单独的厨房、茅厕以及一个宽敞的大院子,让妙儿一家人一搬过去就兴奋不已。

搬了家后,妙儿马上动手酿造葡萄酒,期间等酒成的时候,妙儿依旧和巧娘一起卖油条―――虽然这卖油条挣的银钱不多,但妙儿却舍不得把这个给他们带来第一桶金的生意放弃,反正她和巧娘闲着也是闲着。

于是慢慢的,在大家伙的一起努力下,妙儿一家人的状况慢慢的越来越好,小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于是等妙儿第二批酿制的酒一拿出去卖,家里有了源源不断、十分可观的收入后,妙儿这个小管家婆便开始催促两位兄长成亲,而首先被妙儿耳提面命的唠叨的便是张大郎这个长兄……

“大哥,你今年已经十八、过年就十九了,早就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且你这官也当上了、算是立业了,更该成家为我们张家开枝散叶了吧?难不成你想让我们张家无后?”

这话妙儿早就对张大郎唠叨过许多次了,但张大郎却一如既往的推辞道:“这事不着急,过段时日再说。”

在北宋,十八岁的小子还没娶妻、且没有和人定亲,那已经算是晚婚晚育了,还会被人在背后偷偷的笑话,甚至还会被怀疑身体有什么隐疾、才娶不上媳妇儿……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妙儿怎么能不替张大郎着急?

再说了,这张大郎不赶紧把终身大事给解决了,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张二郎这个弟弟?

妙儿觉得她这个小妹突然间升级成“老妈”了,还是那种必须操心儿子亲事、逼儿子相亲成亲的苦命老妈!

张大郎的亲事,妙儿这一年多来、少说也和张大郎提了不下二十回,可张大郎每回都能找出借口来推辞,于是妙儿这次终于怒了、决定无论如何也要逼张大郎做出决定,于是妙儿马上堵住想要借口避开的张大郎,不依不饶的逼问道:“大哥,你和苏二娘也相处有一段时日了,你究竟接不接受她对你的情意?”

张大郎见妙儿提起了苏二娘、顿时涨红了脸,虽然在这个瞬间张大郎的脑海里莫名其妙的浮现出苏二娘的脸,但他却还是没有改变心意、按照原先的打算摇头说道:“妙儿,大哥真的还没仔细琢磨过成亲一事,大哥也不想现在就成亲,大哥觉得眼下还不是成家的好时机。”

妙儿见张大郎没有直接回答是否接受苏二娘,便晓得张大郎对苏二娘的态度已经悄悄的发生了变化,可偏偏张大郎皮薄、怎么都不肯承认对苏二娘的心意,更不会主动提出愿意娶苏二娘,把妙儿急得差点抓狂!

不过妙儿很快就淡定下来,也不再在张大郎面前提苏二娘,而是改变策略说道:“那我就当大哥你不喜欢苏二娘,我也不再硬逼大哥你接受苏二娘了!但不管大哥你喜不喜欢,你今天都必须给我一个准话―――孙媒婆送来的未嫁小娘子的花名册,你究竟看不看?”

张大郎连苏二娘都暂时不想娶,自然更不愿意看那花名册了,只见他当狭隘就连连摆手,并语重心长的对妙儿说了心里话:“妙儿,大哥真不想那么早成亲,大哥想先把你和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