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可就不愁吃、不愁穿了!”大婶丁这话说得也有些不是味儿。

一旁马上就有人再接了句:“我看若不是杜六娘没过门就怀了张家老四的种,我看张家老爷子也不会答应她进门!这杜六娘还真是平白得了福气,嫁到了我们村里的大户,能嫁到张家这样的人家当夫人,她这辈子算是值了!”

“我呸!指不定她肚子里怀的还不是张家老四的种呢!咱村里谁不晓得那杜六娘的名声?平日里偷偷上她家吃茶闲聊的人,我看没十个也有八个吧?谁晓得那孩子是不是那八个男人其中一人的?”大婶丁先是不屑的啐了杜六娘一口,随后压低声音挤兑了杜六娘一番。

大婶乙闻言,则神神秘秘的再补了一个重大八卦:“谁晓得事情的真假?不过听说张家老四是破了杜六娘身子的人,所以杜家才会叫嚷着让张家赶紧把杜六娘娶进门去,否则就要把事情捅到官府去,让官老爷还他们杜家一个公道!”

“敢情闹了半天,这张四郎是吃了头一嘴儿的人,所以才要负起这个责任啊!可惜这张四郎大概不晓得那杜六娘还有好几个相好的,要不他也不会答应娶杜六娘了!”大婶丁撇嘴说道,似乎十分同情张祖。

那几个妇人听了大婶丁的话后,都心有灵犀的捂着嘴笑了起来,再看向一身喜服的张祖时,目光里便多了几分怜悯和幸灾乐祸……

一旁的妙儿把那几个三姑六婆的话都听到耳里后,忍不住感叹了句―――还是大婶丁那句话说得精辟且一语中的!杜月儿肚子里的孩子亲爹是谁,还真是件谁也摸不准的事!在没有高科技的北宋,也许这孩子的爹是谁、只有老天爷才知晓。

随后妙儿迅速的综合了刚刚听来的八卦消息,很快就解开了一直压在心底的谜团―――看来张祖突然匆忙赶回家并提出要把杜月儿娶进门,乃是因为杜月儿不小心怀上了,让他们之间的奸情再也隐瞒不下去了。

看来“先上车后补票”这样的事儿,在北宋也会出现,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专利!在这一点上,宋人和现代人还真是没代沟、零差距啊……

一想到这儿,张妙儿忍不住邪恶的猜想孩子的亲爹究竟是哪个,难道是那一日那个紧随张祖后头、到杜家和杜月儿偷情的男人?

若真是他,那张祖可就不光天天戴着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四下走动了,还白白的替别人养了孩子。加上张祖以后一年当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头跑船、不在家中,因此可以预见张祖今后头上的绿帽子只会多不会少……

妙儿如此胡乱YY了一番后,一不小心又睡了过去。待妙儿醒来时,张祖和杜月儿那对新人已经被送入了洞房了,妙儿四下“打探”了下,才发现眼下婚礼正好进行到闹洞房这个仪式。

宋人闹洞房时,讲究让“金童玉女”到新床的大红背面上滚上一滚、图个吉利,因此妙儿一醒来就被刘婶抱到新房的新床上,和张三郎一起意思、意思的滚了一把。随后刘婶便顺势抱着妙儿留在了新房里,让妙儿有幸参与了闹洞房这一仪式,并又听到了不少八卦、长了不少见识。

所谓“洞房”,为新人初夜之所,为何要闹呢?

原来宋人因风俗习惯,在闹洞房这一习俗上有这样三个观念―――一为“不打不闹不热闹”,二为“人不闹鬼闹”,三为“闹得越欢过得越久长”。

于是乎,有了这样三个观念后,谁不想图个吉利呢?

于是宋人娶亲,往往十分看重闹洞房这一仪式,并往往会失了分寸闹得有些过分……

话说这闹洞房虽然有时会闹得有些过分、让新婚夫妇感到难堪,但其实闹洞房是亲朋好友对新婚夫妻的一种祝贺方式。此习俗最早始于汉代先秦时期,而关于闹房习俗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

传说“闹洞房”这一习俗源于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