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初始到徐东临突然离去都一言不发的妙儿,待徐东临毫不留恋的离去后,突然也觉得心里有点郁闷和不爽,于是她一听了张大郎的话、马上赌气说了句:“人家既然不愿意说,我们也不必多问,以后有机会再向他们道谢吧!”
妙儿显然不想再在这个话题上多说,因此她马上就岔开话题、起身说道:“走吧,我们也赶紧上路吧!早点到那天子脚下的汴京城,我们也好早点开始过安稳平安的新日子!”
张大郎等人也想早点过上新生活,于是马上接受了妙儿的提议,一行人很快就策马踏上了前往汴京城的路途。于是两个共同患过难、对彼此都有着好感的人,因为不知道彼此的真正身份,就这样走上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错过了彼此。
妙儿虽然赌气的没有和徐东临告别,但随后一路上她却都一直抑郁寡欢,不像平时那样叽叽喳喳的和兄长、好姐妹说个不停,让张大郎兄弟隐约觉察到了一丝不对劲,但他们又找不出让妙儿不开心的真正缘由。
除此之外,巧娘的情绪竟也和妙儿一样低落,并且等众人停下来歇息时,巧娘还避开张大郎兄弟,又是惋惜、又是郁闷的和妙儿抱怨道:“妙儿,我好后悔没把徐五少爷的名字、身份、住址给问清楚!要是问清楚了,将来我还能凭着这些消息去找他,眼下什么都不知道、怕是以后很难再见上面了……”
巧娘说到这里下意识的问了妙儿一句:“妙儿,我见你和徐四少爷也聊得挺投缘的,你后不后悔没把和他有关的消息打探清楚?”
妙儿其实心里也觉得有点小遗憾,但一想到徐东临临走前那恶劣冷漠的态度,甚至他还没和她告别就急匆匆的策马离去,这让妙儿马上嘴硬的反问了巧娘一句:“我为何讨要打探和他有关的消息?我巴不得这辈子都不和那个大冰块再碰面呢!”
巧娘一听这话、以为妙儿心里不待见徐氏兄弟,于是只能闷闷不乐的打住话题,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妙儿聊起别的事来。
这巧娘心思全在徐东汉身上,妙儿的心思则全都在徐东临身上,两人聊起天来都有些心不在焉,且妙儿慢慢的心里也隐隐有些后悔,总觉得这一次她和徐东临错过了,以后他们可能就再也不会再遇见了……
于是直到此时此刻,妙儿才意识到原来她一路上虽然一直和徐东临抬扛,虽然对徐东临表现出一副不屑的姿态,但她的内心深处其实早就对徐东临有了一丝奇妙的感觉―――也就是说妙儿若是继续和徐东临相处下去,这丝奇妙的感觉就很可能会慢慢的生根发芽;但若是两人从此天各一方,那这丝奇妙的感觉就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被掐断。
且先不提妙儿和徐东临心境如何,却说妙儿一行人离开同安县后,紧赶慢赶的再走了两天一夜,最终平平安安的抵达北宋都城汴京的外围。
这越靠近汴京城、沿途的景象便越是繁华和新奇,妙儿穿越到北宋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回出远门、上京城,因此汴京的繁华让妙儿慢慢的忘记了心里的小惆怅,也让她内心有了一幕幕倒退的画面,张光、马氏、崔氏等人的面孔慢慢的在妙儿心里逐渐变得模糊起来,仿佛过往的一切在这一刻突然有了了结般……
慢慢的,妙儿心里只剩下那些美好难忘的记忆,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全都让她赶出了内心!于是此时此刻,站在汴京城外的妙儿暗暗的下定决心,决定抛开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好好的在汴京快快乐乐的开拓幸福的新生活,这样她才不枉费穿越时空到北宋活一世。
话说妙儿一行人走的是陆路,待他们慢慢的靠近汴京外城后,才发现前来汴京城的百姓大多选择走水路,也就是从扬州一带坐船、由汴水北上。
有热心的汴京本土百姓见妙儿一行人做外地人打扮,并满脸好奇和兴奋的盯着汴河看,便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