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明压着声音“哈哈”一笑,拍了拍徐玠肩膀:“洒家就喜欢你这样子,真小人,真小人也。”
他笑指着徐玠,缁衣晃了几晃,转身大笑而去。
眼瞧着他消失在小径尽处,徐玠方抖了抖衣袖,迈着四方步,不疾不徐地向西而行,未几时,便来到了一处山石洞前。
他探头往里瞧了一眼,“啪”地将鹤氅抛在地上,似笑非笑地道:“王妃,拿去遮一遮罢。”
朱氏瘫软于地,惨白着脸看向脚边华裳,绝望得想要去死。
然而,她舍不下的。
这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这膏梁之地、锦绣之乡,她哪一样都不想放手。
虽然,这桩桩件件,哪一样也都不属于她。
可她还是舍不下啊。
就在方才,当徐玠突然带着几个婆子妈妈出现在她的眼前时,她便清楚地知道,她中了圈套。
何思远,便是这套中最关键的那颗棋子。
而有此一局,从今往后,她便再也不能在徐玠面前挺直腰板,也再不能拿着嫡母与王妃的派头,拿捏这个庶子。
可笑的是,想明这一点的瞬间,她当先觉出的,不是恨,而是庆幸。
徐玠没想治死她。
约莫她活着于他有用,是以他不曾引来东平郡王,而是亲自现身。
那就好。
只要还能好生坐在那个位置上,朱氏便满足了。
她惨笑一声,将鹤氅披在了身上。
徐玠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前世时,朱氏想尽一切办法摧毁他,最后更是以卑污手段,让他成了枉顾人伦的逆子,不仅羞辱了他的父王,亦羞辱了整个王府。
而今,他们两清了。
第257章 药膳
芳春会后,东平郡王府徐五郎“诗文第一”的名号,就此打响。
究其原因,套用徐五郎本人所言,“无它,唯才气尔”。
这句气死人不赔命的大话,出自一个年仅十七、姿仪俊美,且确然才华横溢的少年之口,居然并不令人讨厌。
原来,芳春会当日,徐玠应《惜》字之题,当场挥就一阙新词,直是惊艳四座,立时便将那十首诗的风头盖了过去,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更是教人拍案叫绝。
于是,从荼蘼开尽的暮春,至榴花盛火的五月,那章台柳下、彩袖腕底,不知有多少花魁优伶,在那酒宴歌席之上,轻敲着红牙板儿,伤春复又自伤,直将这曲子唱得满城皆知,便连讨饭乞儿都能哼上两句。
这一场风雅的热闹,让玉京城的夏天变得格外火热,而在这喧阗之下,一个名叫“肃论”的学派,悄然出现。
这是个不甚起眼的小学派,其主旨兼具法、道、儒三家,还夹杂着一些心学理论,初看时,似是有些不伦不类。
然而,若有人讥其驳杂,便会发现,那一个“肃”字,一是对诸子百家诸般糟粕之“肃清”,次则对诸学派流传至今曲解之“肃正”,再则,对自身之“肃醒”。
竟是俨然将肃论置于百家之上,大有天老大、地老二,它老三之意。
对此等狂徒,士林中人自是嗤之以鼻。
大齐每年冒出来的小学派多了去了,不过石子入海罢了,都是些小打小闹,莫说动摇根基,便是最底层的“吏社”,他们都撼不动。
此之所谓“吏社”,乃是大齐官场一个奇异的群体,其成员皆为各衙门的胥吏。
这些吏员泰半乃秀才出身,差一些的也是童生,贱吏则有师门或祖传相承。
总之,这是一群永远不可能当上正经官员的人,然而,朝堂各部门的运转、各政令的下达,大到定立国本、小到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