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本家弟兄一阵的热闹,酒也喝得痛快。柳公也从密云城赵府里回了来,破例多饮了两杯,老怀大慰的样子。席间,有年轻的本家兄弟们就起哄逗秋萤,偷偷叫她举人夫人。柳长青的眼睛里仿佛溢满了潋滟的酒光,格外的流光溢彩。
第二日,宋明诚与宛如一起回了趟家。新姑爷上门,徐氏自然又是一番好好的招待。席间,宋明诚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提及自己这次应试不第的事情来,张瑞年与徐氏便纷纷宽慰于他,又举了靖远的例子出来,告诉他继续安心读书,当有出头之日。
宛如的神情倒颇为愉悦,她对徐氏说起一件好事儿来,说是因为宋明诚如今还要在京中读书,公婆便要他不要再借住在友人家中了,要他一起去南小巷的宅子里住,还说要宛如一起跟着过去伺候。如此,宛如也还可以一起打理菜园子。
秋萤忍不住拍手叫好,宛如笑一笑道:“这事儿好像是何大哥听闻相公落榜之后,去跟我公婆见了一面,谈及的。真是劳烦他费心了。”
秋萤便有些惦念京中的情况,问道:“也不知道京里菜园子如何了?青丛根子哥李小二几个人,能不能打理得过来。”
饭后,宛如又跟徐氏商量起来,要将那南小巷的地契改到柳长青名下,如此减免了诸多杂税,在京中也算有个名头震着,让人不敢乱来。
秋萤又跟徐氏说道:“娘啊,咱赶紧地将小环姐娶过来吧,也好给你凑把手。茂才嫂子也跟着一起来帮忙,省的我大姐两头跑了。”
徐氏道:“嗯,我这两天也是忙乱乎了。今儿个就找炭翁跟林子商量一下去。”
秋萤到底是不放心京城菜园子,催着宛如和宋明诚先进京照顾着。宛如便也没在娘家住下,后晌里又回了密云去。临行前,想起来一个消息,问徐氏道:“娘,你收到秋棠帖子了没啊?”
徐氏道:“什么帖子?”
宛如道:“秋棠要成亲了。大哥不是中举了么?唐家也重视起来了,本来不打算大办的,这次看来又改了主意了。密云城里头有头有脸的都发了帖子了。估计是还没往下发,也就这两天的事儿吧!”
宛如走了之后,徐氏奇怪道:“这还没及笄,就差一年了,怎么不等等这就成亲呢?”
秋萤想起来秋棠已经有身孕的事情,张了张嘴又想起来已经答应过秋棠了不往外说,也就又闭上了嘴。
很快,林子与小环的亲事就定了下来,过了九月初九重阳节,九月初十立刻就办。另一方面,张瑞年与徐氏也收到了唐家的请帖,秋棠的好日子定在了九月十二。
林子的亲事也没用怎么筹备,房子早就修葺一新了,家具被褥虽算不得上好的,却也是购了一茬新,徐家洼小环的老宅也寻到了买主。林子根子如今已将户籍迁到了铜锣湾,以前的本家亲戚便也没什么人来观礼,小环那里也没什么亲戚,算一算到时候参加喜宴的基本上倒是张家这边的人多。于是,这席面不大,就委托了密云城里头停云楼的大师傅来处理。
秋萤跟徐氏一起剪出了些寓意吉祥的红纸窗花,什么百子闹春,年年有余,五谷丰登之类的,当然红双喜字最多,都给贴到了新房的窗子上。柳长青则挥毫泼墨,即兴而为,将那喜联写了不老少,大门、影壁、所有屋门上都贴了上去。
大门口对联曰:扫净庭阶迎客驾;奏响笙箫接鸾舆。
影壁处对联曰:绿蚁浮杯邀客醉;蓝田玉盏贺婚成。
宴厅门对联曰:几杯淡酒难称宴,一意留宾莫言归。
厨房门对联曰:厨内精心调五味,堂前聚首会三亲。
屋门口对联曰:一树榴花红锦绣,万盏银灯引玉人。
秋萤边研磨边裁纸边扭着头念,越念声音越小。柳长青抬头问:“怎么?觉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