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年道:“说跟长青的亲事吹了,我再给她说一门亲吧!”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对宛如道,“知道柳家下的聘礼那对东珠耳环秋萤收在哪儿么?取出来,跟我一起去找柳公,把亲事退了吧!”

宛如连忙道:“爹,如此大事,秋萤还没回来呢,至少要跟她商量一声的,先别急啊……”看看张瑞年的神色,又不禁后悔自己刚才提什么“杀父之仇”,想了想扯谎道,“何况,爹,那对耳环秋萤当宝贝似的,一直是缝了个小绣囊连着护身符一起挂在脖子上的,她不回来我也取不下来啊……”

徐氏也连忙劝道:“是啊,这秋萤的亲事,当年定的就怪急怪糊里糊涂的了,如今孩子也大了,你总得问问她的想法再说啊,不能再糊里糊涂的就给退了。”

张瑞年道:“那就等她回来,等她回来就办。宛如说的不错,我爹虽然是做了恶事,可最终也被逼死了。我是他的仇人,他还是我的仇人呢!他不想与仇人结亲,当我就是愿意的么?我好好的一个闺女,还怕嫁不出去?”说完,拂袖进了里屋。

徐氏连忙跟了上去,还不忘瞪了宛如一眼。宛如啪地拍了下自己的嘴道:“唉,都是你把不住门,什么都说!”

那边宋明诚赶紧过来道:“宛如,你可别太上火,别忘了肚子里还有一个呢!”

宛如垮了脸,却还是点了点头,又长长地叹了一声。

.

话说秋萤追着长青出了院子,却哪里还见他身影。她在门口四下张望不见人,忽然想起来他可能去了柳公那屋,去追问一些当年旧事,连忙又跑了回去。却只见柳公的屋子里静悄悄的,柳公尚在熟睡,她悄悄地退了出来,拔脚又追出了门。

此时已近黄昏,按说南小巷附近不算繁华,街街巷巷没那么多,好多道路两旁都是农田,一抬眼可以看出去二里地的,可是秋萤边跑边打听,出去了好远,还是看不到柳长青的半丝身影。

其实,柳长青走出屋门,听到她喊那声“长青哥”就知道她要追出来,当时的情景,柳长青实在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和表情来面对她,于是一转身就去了后院。果然秋萤追出门来之后,径直就跑到了大门口,寻找无果,又跑到了柳公的屋子,最后也还是失望地退了出来,再次追出了大门。

柳长青跟在她身后出了大门,看她慌慌张张地一路向北,向着北京内城的方向跑去。他静静地站在百花深处园门口,看着夕阳的柔光笼罩在她穿着妃色裙衫上,渐行渐远。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眼前的一幕似曾相识,心头一种浓重的宿命之感弥漫开来。

他看到她只是焦急地向前跑去,向左向右的眺望,却始终不曾回头。最后,柳长青缓缓地转过身子,沿着与她相反的南方,一步步远去。

天已黑尽,柳长青与秋萤谁也没有回来,南小巷里的人待不住了。

此时柳公已经醒了过来,宛如也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跟他一一说了,最后跟他说道:“柳爷爷,我爹现在正在气头上,你还是不要跟他见面了。晚饭我一会儿让青梅给你送到屋里来用。”

柳公却摆摆手道:“是非恩怨,因果循环,总归有个了处。上辈人的恩怨,说不清也理不明,但是过去了这么久,实在是不应该再重提起来了。我躲在屋内不出门,也不是个道理,你爹有什么话,尽管向我说,我去见他。”

宛如拗不过他,只得领了他过去,却只见院子里宋明诚带着根子、青梅、青丛拿着火把正要出门,问了一句,才知道长青与秋萤如今都没有回来。

于是万事暂且放下,还是找人最要紧,一行人赶紧地都寻了出去。

直到找了一个多时辰,才将秋萤给带了回来。

宛如赶紧迎过去,边问宋明诚道:“在哪儿找到的?”

宋明诚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