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 / 3)

能聚沙成塔。还让他想到《天真的预言》这首诗里的“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一粒沙中见世界。

让他想起他和其他沙子一样作为异乡客踏上鸣沙山的那天,那天早晨的风沙如刀割面,但那也是一切的开始这其中多少有他自己的一点点私心。

他从那里取下了另一粒沙,永恒地嵌入自己的心脏。

他在这场旅行里带回的最好的纪念品, 就是石含章这一粒沙。

当然,跟《一粒神》也能挂上钩,毕竟这本书是他工作室的第一本书。只是有个问题,不知道孟亦对此是否乐意,所以谭霏玉去问了孟亦意见,孟亦很大方地表示当然没问题,还说非常荣幸。

注册一个公司是非常快的事,资料递交完过了两三天“广州一粒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执照就下来了,因为暂时只是他独自抱着台电脑去办公的一人有限公司,家里人说要不要剪个彩,他也很尴尬地说免了免了。

工作,工作……工作!

《一粒神》的版权代理合同从个人对个人转到个人对公司,谭霏玉用那支狐狸钢笔在合同末尾被授权方代表人那里签了字。

本篇目全文在网上发了,其他篇目也发了一部分,宣传视频的互动活动评出奖了,同时预告了新的活动,比如街采二期和接下来的座谈会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官博雇了无所事事的林嘉许来打理,没想到这人天生自媒体圣体,因为很会玩梗和网友们打成一片,林嘉许乐得仿佛找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职业。

谭霏玉在心里祈祷,希望万一哪天出了什么岔子网友也看在平时聊得很开心的份上,少骂他这人傻但好心眼的弟弟几句。

李萤心给《一粒神》写的歌也发了,整首歌没有器乐伴奏,只有一个小女孩哼唱的声音,不知道怎么调的效果,那段哼唱飘渺且空灵,先缓后急,最后如潮水退去,又是轻轻。听起来就像真有这么一小粒神在诉说这个故事。

歌曲和文章同名,发完上热搜了,于是托这首歌的福,小说的热度又往上爬,诚然知名度一高褒贬不一的评价都来了,但这些都已经不太重要。

李萤心给书写歌,且并未很正式地发布,只是自己这么在主页上一发,虽然热度高,本质上却也就是一种同人二创行为,其本意大概是想让一切都更自然,让粉丝不会觉得他是接了推广,也让作者和编辑他们压力不会太大。然而谭霏玉和孟亦心中无限感谢,合计一番后一起给他送了一把琴,好不好用不太知道,但很漂亮,黑粉配色,闪闪亮亮,和最近他在社媒里发的黑粉色布丁头造型很相衬。

合作的出版社也敲定了,递到六月份的增补选题里,还在等省局批复,谭霏玉在这期间抓紧了自己这边的审校和设计流程,设计是外包的,估计也是做副业的社畜,经常半夜两三点给谭霏玉弹信息说老师你看看这样改行不行。

开了投稿邮箱,有空的时候还要看稿子。

……

石含章亦到达了目的地,房子经纪公司的人提前帮他找好了,他基本就是拎包入住。接着是每天高强度排练排练排练,之前虽然他一直有做一些保持手感的练习,但找回状态还是得打真鼓。

练歌,录完歌,专辑还未发布,在宣传期开始前有一段假期,竟长达半个月。

自兰州分别以来将近两个月,这期间倒也互相飞来飞去地见了几次,但因为各自都忙,见面都是匆匆,经常一起吃个饭过一夜甚至不过夜就走了,连谭霏玉过生日那天也只是一起吃了蛋糕,不管是谁去谁那里都没空去外头逛一逛好好约个会这次终于可以了。

只是这天谭霏玉带着孟亦还有个书店活动,早就定好的。晚上七点开始九点结束,准备的时间则更长,下午四五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