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得很。”春桃笑着说。这时候徐志也走了过来:“怎么不见唐老三和你家女儿。”

“他们已经吃过了,这些饭菜是东家和娘子吃的。”听这意思唐大婶一家是不准备上桌了,伙计不跟东家一桌吃饭,这是很多生意人家的规矩,但是春桃和徐志不想守这样的规矩,在他们眼中自己并未高人一等,唐大婶一家也不是什么下等人。

“叫他们过来一块儿吃饭,咱们五个人难道开两次火不成?”徐志说。

唐大婶子把头低了低:“改日吧,他们都吃过了。”这话儿说出来春桃不信,想是等她和徐志吃完了,唐大婶一家吃剩菜。

“那就再吃一顿,把人叫过来吧,莫太客气,太客气了显得生疏。”春桃很坚持。

“好,我这就叫他们去

。”唐大婶心里一喜,赶紧回屋把丈夫和女儿都喊出来。

这四个菜滋味不错,但是菜油放的极少,大概是唐大婶平日里习惯了,为了节省一些油钱舍不得下油,也侧面说明他们家的日子过的拮据。

吃完了饭,众人稍微消了消食就赶紧上床睡觉,过了二更天他们要起夜。做豆腐的第二部 工序是磨浆,那是一个慢活细活,要用石碾子细细的将泡发好的黄豆磨成浆,浆磨好了,天也差不多亮了,这时还不得歇息,另有第三道工序等人做,便是熬浆,把磨好的豆浆倒进大锅里小火熬煮,一边搅一边将泡沫捞出,熬的越久豆腐越香醇,熬好之后趁热用细纱布将豆浆过滤一遍,将其中的渣滓滤出,最后一道,也就是最关键的一道是点卤,将在黎明时分进行,待过滤好的豆浆稍冷却一些,用长勺轻轻地上下搅动,慢慢的将卤水加入其中,随着卤水的加入,豆花出现,将豆花捞出放在模具中压制一个时辰以后,成型的豆腐便做好了。

豆腐做好后是熟的,可以直接吃,春桃尝了一口,虽然没加任何佐料,豆腐天然所带的香醇足以征服味蕾,吞下去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而且这豆腐刚刚做好,还温热的很,她掰了一块喂到徐志嘴里。

“好吃。”徐志道。

唐老三拖了一个板车出来,将划分成方形的豆腐一笼一笼整齐码好,太阳初露,他该去给客人们送新鲜豆腐了。徐志搭手帮着一起搬笼屉,最后盖上一层棉纱遮掩灰尘和保险,客人们散落在镇上各处,等唐老三送完货回来,基本到了中午。

“我和你一起去。”徐志说,他要深入了解豆腐坊的日常与细节。唐老三不爱说话,这几日相处就没听他响亮的说过什么,听见徐志说要跟着一块儿去也没吭声,默默点头。

唐大婶把两个装满水的葫芦塞在板车上,然后是几个布包的杂粮面馒头,这是给唐老三和徐志路上饥渴时吃喝的。男人们走了,豆腐坊最前面的铺面也该开张营业。唐大婶和女儿将门推开,把摊子支好,停业了几日,原以为生意萧条冷清,没想到门口竟有几个零星观望的人,见铺面一开,都围拢上来。

“她们都是住附近的邻居,在咱们这买豆腐很多年了。”唐大婶侧脸对春桃解释,话才说完,那几个人就拥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说。

“刚看唐老三拖着车出去送豆腐,我就寻思你们这豆腐坊是不是又开张了,果真如此。”

“我从嫁过来开始就吃你这家的豆腐,吃不着心里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似的……”

街坊邻居们叽叽喳喳,唐大婶笑着给她们拿豆腐,接着扭身向他们介绍春桃,道这就是新的东家娘子,多亏娘子出手,这豆腐坊才能继续经营。

“哟,好俊的娘子。”

“长得像朵花儿似的,真漂亮。”

买豆腐的人嘴甜,春桃也慷慨,买两块赠一块,半买半送剩下的豆腐很快就卖光了,这几日他们不图挣钱,只要把招牌维持下去就达到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