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就算现在她捐出了这么些银两,女儿还有她的嫁妆和纪家剩余财产做后盾,要是再有县主封称,她就会功亏一篑,事情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安素自然不会本末倒置。
“小妇人不通国事,然夫君现在下落不明,凶多吉少,令小妇人悲痛欲绝,灾民之痛,小妇人感同身受。而小妇人仅有一女,散家产捐钱粮就是为家人祈福,想夫君能平安,想女儿未来喜乐,本就有所求,实在不该再得圣上赏赐,这赏民妇受之有愧,实在不能生受,还望圣上恕罪。”说的感人至深,闻者落泪。
安素此举动,不说金陵百姓震惊,就是当今圣上听闻之后也颇为意外,不过也没有因此而降罪,反而直呼安素为‘世人表率之奇女子’。对培养出如此女子的安家大加赞扬,就是京城安家在朝的安家大老爷和大爷在朝堂上也露足了脸,又因为安素推辞了赏赐,今上大手一挥,把生养安素的慕容氏的诰命和封号又加重了一层,称‘忠义候夫人’,当时在位分上甚至比淮安侯安忠还要高上一层,自此金陵安府就没有能越过慕容氏去的位分。
安素对这结果乐见其成。
此事之后,大齐百姓都感慨于安素的大义行径,纪氏族人也因为皇帝亲自称赞安素不敢轻举妄动,更不再提纪家财产毕竟说起来纪家的财产现在算是变相充公了,这结果他们只能接受,不仅如此,遇上安素他们还都得客客气气的,不然还能怎么办。
因为安素的慷慨而获益的江浙灾民百姓非常感恩,因为安素是以纪府的名义捐助的银粮,他们自发专门为纪家人建了宗堂,甚至一直到几年后浙都流传着纪氏的传说,这是后来纪怡嘉有缘到江浙之后才知道的。
赈灾事情告一段之后,安素主动提出要为纪同鸣设衣冠冢,纪氏族人自然不会反对,所有的事情又是安素一手承办。纪同鸣百日的时候,安素和纪怡嘉母女两人一身白绸去祭祀纪同鸣,正式送走了他。就在纪同鸣百日后的第二日,安素倒下了。
安素躺下的突然,前一瞬间她还在直到纪怡嘉练字,下一瞬间就直接躺到了地上,时间就在纪怡嘉低头的一瞬间,再回首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纪府请来了金陵所有能数得上名号的大夫,皆道安素的身子已经无力回天,更是直称能撑到这时候已经是奇迹,因为心里大恸,早在半年前就该撑不住的,大夫说的含蓄,安素房里的丫鬟婆子却都忍不住掉了泪,他们家老爷纪同鸣失踪是在六月中旬,现在才是二月初,满打满算也才半年多,也就说姑娘(夫人)是硬挺着做了这么些事情,就连她们身边的这些人都没怎么觉察出,怎么能不心痛。
安素躺下了一直昏迷着,安府接到消息,立刻就来了人,就连慕容氏也亲自过来了,看到自家女儿只能勉强睁开眼,外孙女定定的待在床边,谁说都不离开,慕容氏心里苦的很。
安素在床上躺了十几日,进到二月下旬,她突然来了精神,甚至坐起身用了半盅燕窝,但是纪府的气氛却更是悲伤了几分,不用大夫说,她们也都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