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绥懂了,卖快餐嘛!这个可以有。补充道:“也要弄些素的,便宜些。笼饼咱家做未免太累,也不用做多了。饮食索性走中高档路线,非要人家记着我们家的美味。穷人家的生意索性都不做,如今开便宜货杂货铺子的越发多了,跟他们争,我们争不过。不如做精了。你说的那个看孩子的方法好。”唯有社区式经营才是最稳定的,不见后世的某企鹅那样疯赚么?有个商业名词就叫成瘾性依赖。看来周幸的商业头脑还是有一点的!可惜了,没受过系统训练。她倒是受过系统训练,却给忘了。原就是专训弟弟的,没想到弟弟没了,她半途接的手,到底不是科班出身。她也就是个职业大小姐,论花钱的本事一等一,轮赚钱的本事么……咳,也就这样了。不然也不至于一个杂货铺开的这么艰辛,她赚钱的速度什么时候能赶上随心所欲花钱的速度啊啊!哭。
周幸揉着太阳穴道:“都不知道能不能吸引人,当初我们失策了。尽想着开杂货铺的好处,却忘了历史书上那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东京以及京畿算繁荣的,杂货销量竟然如此低迷。什么笼袖骄民?文人的话真不可尽信!”
燕绥笑道:“本来就不可尽信。笼袖骄民?自家不生火做饭?上哪吃饭去?还不是有些人家做了端给你。便是骄民,也至少是中产以上,家里有些家底或是低阶的官员。我们小老百姓,还不是该干嘛就干嘛?再说山寨出来会减低利润,我们最初开店的时候不也预料到了么?”
“唉,所以只能做不能被替代的生意。”
“想要无法被人取代,先得与众不同。”燕绥道:“你开茶吧的想法不错,但不能流俗。一旦流俗就会又像好又多一样被人挤压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我们能有几次机会转型呢?我教孩子琴艺,也就是补贴一下。真要养家糊口,小日子过得不错,还得靠生意。”说着叹了口气:“我就这么臭美啊,真过不来平民的生活。”
这个周幸懂,点头道:“姑姑放心,我会努力的。”
燕绥笑道:“我们也别急,怎么样也要把想法好好完善才行。咱们,”说着指指周幸,“在顶级的娱乐圈混过,有些东西他们学不来。”
周幸一脸茫然。
燕绥大笑,“走着瞧吧!”
周幸的计划,燕绥拿来全面休整。同样是快餐,肯德基什么价?路边的盒饭什么价?同样是章鱼小丸子,进到日本料理店就是路边小摊的五六倍价格不止。细究起来味道真的差那么多么?无非就是品味二字在作怪。而承载品味的东西,便是氛围和细节的追求。
好又多虽然经营逐渐出现困难,但最初的行业没有人舍得放手。谢威便和周幸一同把关进货的渠道。同样价格下,尽可能选择更好看的物品。这份审美能力,周幸是教坊的浸润,而谢威就是见惯了大户人家的格调了。
卖点心的地方,客户主要针对的是女性群体。她们对美感的追求更为精致,所以不单碗筷,哪怕放筷子的架子和吃点心的小叉子都要足够的细腻。说来如果你不控制成本的话,做到这点很容易。可惜现在显然不现实。只好尽可能的让物品看起来没那么山寨。
按照周幸的想法,还要定一个大屏风,把餐饮区跟杂货区分开才是。餐饮区一定要接着后门,后门回廊要收拾好,雨天可以给孩子们玩。家里各处都要干净,没有当妈的人会喜欢孩子玩的脏兮兮的。一个可以休闲兼看孩子的地方,还很干净,想来对中产阶级的妇女有很大的吸引力。这里还有衣服和护肤品卖。还能顺手买点小点和杂货回去!对!店里要免费提供编的漂亮的竹篮和雨伞给他们使用!可以带回家,下回来带上或者自家人去收,当然必须有押金。总的来说,服务要到位。
就这么折腾到中秋,好又多正式转型。后面的回廊加了栏杆和门,避免孩子乱窜出去。又在外层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