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勉强冷哼一声,维持住了自己的架势,别过脸去不斗气了。
得了吩咐的小内侍没有去叫成,因为他刚出了殿门几步远,四殿下朱谨洵已经迎面跑了过来。
后面两个中年内宦一路跟着一路担心地叫道:”殿下,慢些,看仔细摔了!”
朱谨洵没听他们的,跑到殿门前才停了下来,回身摆手喘气道:“好了,我到了,把书给我,都回去罢!”
两个内宦追上来,其中一个把手中的书本递给了他,道:“殿下,要不奴婢陪殿下进去向先生解释一下?”
“不用!”
朱谨洵已经迈开短腿进了殿,头也不回地丢给他一句。
这番动静不小,里面已经断续听见了,都转回头去看他。
朱谨洵在众人的目光中走到了最前面,向四个讲官拱了一圈手,声音响亮中还带着些奶气:“先生们见谅,母后昨夜着了风凉,早起觉头昏眼涩,我因心中担忧,候到太医来给母后诊脉,确认没有大碍后方才敢来,所以迟了一会,劳先生们久候了。”
讲官们皆回礼,先前问话的讲官赞道:“四殿下真乃纯孝之人。”
朱谨洵羞涩地笑笑,抱着书归了坐。
学生们这就算到齐了,学堂里只还空了一张书案,就是沐元瑜正前方属于朱谨深的那张。
她有点遗憾地往前看了看可惜前后距离有点远,还是看不到朱谨渊此刻的表情。
大的不省事,小的也不是省油的灯呐。
第57章
刚开始跟一群人一起坐着听讲的时候, 沐元瑜感觉新鲜又亲切。无弹窗小说网 WWW.feisuXS.com
她在云南读书时一直都是一个人, 沐氏族人同她差不多大的子弟是有, 但她刚开蒙时年纪小, 滇宁王怕她不知轻重,玩闹里说话不留神泄了真身, 所以一个伴读也没给她寻,后来她大了些, 这项制度因循了下来,文武课都仍旧是她一个人。
现在这样,她好像找着了上辈子上学时的感受。
不过,这劲头没有维持多久。
无它,所谓皇子们的精英教育实在是太无聊了。
朱谨渊先前给她介绍的是个大致的流程与礼仪, 比如讲官们进来先领着诵读要学习的章节,而后再讲解释义, 下午是练字, 天气好的话也可能安排骑射之类, 一般学堂也是这么教的,沐元瑜只没想到它实际进行的时候,和她以为的差远了。
将近一个时辰的功夫, 先由讲读《孟子》的讲官上前,对着他们(主要是前排两个皇子)把要学的一节读了一遍, 而后指导着朱谨渊和朱谨洵依次连读了十遍。
是的,没有看错,就是十遍, 一下折扣也不打。而且不干别的,就是这么干读。
这一节书读完,讲官退下,换另一个讲经义的上来,目前讲的是《礼记》,讲官把要学的这节先宣读一遍,然后两个皇子照旧跟读十遍,其中有字音不清、句读不对的,讲官会指出来。
读罢,讲经官员下去,换另一个讲史的来。
原样程序再来一遍。
沐元瑜差点被念叨睡着。
她在云南上课可不是这么死板,她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褚先生会停下来予以解答,在她学得深入一些以后,也会和她探讨一些问题。
但也不能说讲官们的方法有误,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多读几遍确实不坏,少年时机械记忆更好,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是对于少年本性来说,这个年纪多是活跃,这么接连被往里生灌似的枯燥朗读,得努力压住性子才行了。
据沐元瑜在后排的观察,朱谨渊和朱谨治就都很坐得住。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