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2 / 2)

些东西再怎么送也出不了大岔子,她帮着从里面挑了两样式样清雅的出来:“我看够了,你跟他既然不熟,表示个心意便是。再送多了,反而奇怪。”

沐元茂点头:“好,那就这样。”

叫了小厮把两样别礼包好,明天带走。

这时候天色也晚了,他们各自安歇不提。

**

随着梅祭酒的罢官而去,新任祭酒走马上任,国子监一事算是正式落下了帷幄。

但并没有就此从所有人的记忆中淡去。

比如说朱瑾渊。

他沉不住气地到永安宫找了贤妃,要她向皇帝说话讨要差事。

要说这差事,说容易也容易,这么大的天下,按下葫芦浮起瓢,哪个角落都能寻摸出件事来。说难也难,难的是怎么提。

弄得不好,给皇帝留下儿子大了要争权的印象就糟了。

朱瑾渊只是不以为然:“哪里有这样严重,二哥做了,不是好好的,现在连讲官待他都又添了一层恭谨。我再等,等到什么时候去,再等两年,老四那个小崽子又大了,我夹在中间,哪里还有我的路走。”

贤妃沉吟住了。这话说的也是,儿子庶出,这块短板弥补不过来,太争先虽不大妥,可不争,更加没人看得见他了。

“这样罢,”贤妃下了决定,“你先不要想这些,很快你就将大婚了,等成了家,皇爷若还没有给你派差,我就去说,那时也好开口些。”

朱瑾渊勉强满意:“母妃说的,可别忘了。”

“我忘了什么,还能把你的事忘了不成。”贤妃说着,又关心问他,“你府里各样准备齐全了没有?可还缺什么不缺?”

朱瑾渊的府邸是从定下韦瑶起就开始为大婚做准备,到如今也有小半年了。

“早都布置好了,母妃放心。”朱瑾渊笑道,“真要说缺,就还缺一个皇子妃。”

贤妃笑了:“那你可安生些,好好把你的皇子妃迎娶进来。”

朱瑾渊有口无心地应着:“我知道,知道。”

第124章

时令来到十月初, 凛凛的寒风刚起, 沐元瑜已很有自我保护意识地换上了轻暖的裘衣。

朱谨深还在吃着固本培元的药, 不能受冻, 冬衣上身也早,他两人往学堂里一坐, 便好似与其他人差着一个季节。

朱谨渊快要做新郎官了,这一阵都不再来学堂里, 只有许泰嘉看见了憋不住要笑:“殿下,这可显得你们是一伙的了。”

又去拉沐元瑜的手:“你哪里就冻得这样,手比我还热乎呢,偏年年这么早就裹得团子一般殿下,我没说您, 做什么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