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儿子省得。”萧度应。

太后却不太信,“你别嘴上说得好,私底下阳奉阴违。”

她对这个儿子脾性摸得门清。少年不拘爱自由,常在外游历,想给他定个贵女一年半载找不着人。后来家族遭遇变故,看着人能扛事了,他出征在外,怕有个好歹,送几个婢女想留个血脉,他硬是一个不收用。

“不是还有大哥的孩子陪您吗?”萧度提起侄子,“我这边不用急……”

“不急不急,怎么不急。”太后道,“从前你四处征战,东跑西跑,我管不着你。现在你是皇帝,子嗣繁衍乃皇族重中之重的大事。”

“谨听母后教诲。”萧度肃容,再用敬称。

太后知他不高兴了,叹声气,“你别嫌母亲唠叨,你父兄不在了,叔父身有残疾,侄子还小,我们萧家尽指望你了。母亲能做的,是将来在你一碗水端不平、多宠周蔷的时候,帮你在后妃中周旋,但前提,你得是个好儿子,我才是个好婆母。不然,别怪母亲不给你心肝好脸色!”

“母亲严重了,儿子若视周蔷为唯一,便不会纳妃,况且日后还要迎娶表妹。”萧度压下心中涌动的情绪,淡然道。

“你自个有分寸就好。”太后不置可否地点头。

“对了。”萧度忽想起一事,“二嫂那边母亲往后不必叫她来协理后宫了,现在妃子也多,您看看哪个得用,您费心培养着。”

萧大公子和萧二公子逝世后,两位夫人为夫守节。萧度登基后,追封两位哥哥为王爷,两位嫂子以王妃自居。

大嫂有个孩子要带,闲暇不多。二嫂孤寡一人,太后入宫后,多叫她来陪伴,打理宫中琐事。

太后惊讶看他,目含深意地问:“你还为彤史那事生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