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血的利剑与不沾一丝血清的坚毅身躯相印,男子同样冷凝的俊颜看不出一丝情绪,仿佛此时他做的只不过是在宰杀几只动物。较之裴将军的威猛慑敌,他的冷酷在人见了第一眼,已在心中丢盔弃甲,更甭说挥剑与之相搏,后果自是多一具尸首罢了!从全场的军心集结来看,追随他的兵卒与裴将军不分轩轾。

这就要从一句时下西北边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说起:夷厥疯尘镜泣血,煌城龙将挥旌斩,百万豺狼尽归阴。若问投安何处去?百练堂下将军府。从这几句话不难看出,这位煌城龙将的威信在当地不可小窥。致使边境百姓归顺、崇敬的同时,又以诗传颂其美名。原因无它,在连年外夷突厥等少数民族侵袭的情况下,边民生活不安困苦,而自从五年前来了这位龙将后,情况大变。外夷在其大肆清扫后,不敢轻易犯境。边疆经济也在其从关内带来的多位专业技师辅佐下,迅速发展起来。如此,不必忧心外敌,又可安居乐业,莫不使边民人心归向。

外人传言龙将威猛彪悍,面目狰狞。生得怎么吓人,才治住了莽夷。似乎要治莽夷之邦的人应该比莽夷更莽一些吧?!哈,对于知晓实情的人可要笑掉大牙了。

与流言恰恰相反,这位驻守敦煌的边关将领不但不威猛吓人,还是一位任何姑娘小姐一见便倾心的翩翩佳公子,长得俊美不说,人更是潇洒不凡,除了其冷酷的气势外。

不错,男子正是这位守边将军。

他的有名除此之外,还有很大段。他不仅是位将军,还是当朝天子的九弟,被先帝封为擎云王爷。其母龙氏娘娘深受先皇宠爱,但却芳华早逝。先帝痛失爱妃,为纪念她,将龙氏唯一的儿子赐予母姓,并取名为龙御。同时依龙氏娘娘的遗言,龙御不参与朝政,不写入皇族族谱,并由她的同父异母大哥广靖王爷辅养。

龙御界未得皇姓又不写入皇族族谱,使他幸免于一场皇位争夺战。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他超凡绝俗的尊贵气宇和聪明才智。受先皇遗训保护,生性淡漠的他不事朝政。先皇在世时,深得宠爱,新帝登基后同样受宠爱。高宗可惜小弟傲人的才智武功,力邀其出任士职。龙御推脱不成,年轻气盛的他又意欲自我卒炼一番,于是毅然决定以二十三岁之龄至边关驻守。一向混乱的边境是他大显身手的好地方,远离皇城又不怕有心人士的流言蜚语。高宗不奈,两相权衡,既然皇弟不事朝职,平息边垂之乱,也比毫不出力的好。于是以为期五年为限,任龙御为敦煌驻军将领。

时隔五年,龙御不岁众望,不但将边关把守得坚不可摧,而且治理得有声有色,威名远播。经过五年磨练,年届尔立的龙御更为沉稳、冷酷,其果绝、睿智的作风,令众官兵叹服敬佩,又令敌人闻风丧胆。

此次突厥大战,正是龙御驻边期满之时。高宗掂念小弟,欲招其回朝。龙御以退敌为由,拖延回长安之期。

龙御不肯回京,除了心系边民安危、厌恶皇室生活外,最大的原因是近两年来高宗信中明征暗示的逼婚情节。对于向来视女人婚姻为无物的他来说,无疑是件令他无心的烦事。在来边关关这前,年仅二十三的龙御已是美名远播,荣登长安十大少杰之首,成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官家小姐姑娘、公主郡主的梦中情人,受欢迎的程度莫不令众女趋之若骛。那时,皇上、舅父时不时地催促,碍于先皇遗训,也没太逼迫他。而令年届二十有八,他受关爱的程度已经在长辈心目中拉起了红灯,同表弟邑南一样,不但被舅父念叨,皇上时不时也书信问候。

对于他来说,与其面对一群花痴肥女,还不如面对敌寇杀个痛快。偏偏他的年龄在每一回皇兄来信时都成了焦点话题,是常人早妻妾成群了,而他至少是寡人一个。而作为个中典范的高宗特别关照这位小弟,为等龙御自投罗网,他可是准备了一大箩筐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