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这边想通了积弊由来,乐仪则还在纠结于继承权的问题:“这三皇子和太子斗,就算把太子斗倒,储君之位也是次子赵熙衡的,轮不着他吧。”

前桥道:“赵熙衡都嫁到荆国了,自然也失去了母国继承权。”乐仪道:“兴国人会这么想吗?他们只会觉得赵熙衡娶了安吉吧?”她说的有理,前桥也拿不准了。

安吉一直听着两人对话,喝了口茶幽幽道:“继承权的确轮不着熙衡。兴国继承者要能诞育继承人的,而熙衡……”

前桥恍然大悟:“是啊,安吉的孩子都要姓魏,又不姓赵。”

安吉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是我已令他‘滞势’了,他不会再有继承人,即使是魏姓。”

前桥和乐仪愣在当场,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前桥脑海中有个声音正在反复叫嚣:滞势了?原男主赵熙衡已经被滞势了?这是什么发展!两人一起瞪着看安吉,对方却泰然道:“我不想让他参与助孕,便说若还想当我的郡卿,就要滞势,否则给我滚回兴国去。他同意了。此事事关郡卿颜面,并未公之于众,除了圣上和我母王外,全天下也只你们两个知道。”

震惊之余,俩人忙不迭点头:“知道了,我们也不会外传。”

这荆国土著就是牛啊,那么大一个男主,说滞势就滞势了?前桥还在余震中无法回神,想起上次见到赵熙衡还是在固砾,他参加谈判,面色憔悴不说,几乎毫无血色,她一直以为这是由于公然退婚而颜面扫地,原来是刚做完手术疼的吗?

太离谱了。

3.

安吉都分享了关于赵熙衡那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前桥和乐仪索性也祭出法宝:来自兴国的珍贵伴手礼人肉丁丁。

安吉初见之下大惊失色,得知那是从祭司身上活生生切下来后,说了句只有荆国冷漠贵女才会说出的话。

“日后我寻个熙衡的错处,再与兴国谈判,务必在岁币之余增添两百祭司入荆,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以此为由,我们就有了稳定的货源。”

不光是前桥受不了,就连乐仪都惊了,连连摆手道:“放眼全兴国,也找不来那么多祭司啊!这在兴国不是无限供应的。”安吉抱憾道:“多少合适?”乐仪迟疑地看向前桥:“每年五个?”前桥可不敢随意点头,这样下去只怕荆国人人都要成为“割?狂魔”了!

“给我挑一个,我入夜试试,若是好用,咱们一起把这件事做成。”

她俩如此自然地交换变态物资,前桥再淡定也受不了,找个借口告辞回府,而后坐在桌前发呆。关于赵熙衡的新消息让她脑子一片混乱,心中情绪复杂,既有“罪有应得“的快意,又有“何苦乃尔”的叹息,直到乐仪再次登门,手中捧着一个大盒子。

“还没睡呢?”

前桥道:“若睡了你不是白跑一趟?有事?”

乐仪嬉皮笑脸地将盒子放到她面前,“有事,你来帮我抄《婚经》吧,实在太多了,我一个人干不完。”

4.

所谓《婚经》其实是祷词,南郡的老规矩与荆国通用法则不同,婚前妻主不用独宿祈福,却需抄写数份《婚经》,一份于婚礼时当堂念诵,余者焚烧以告神灵。

这本是新婚妻主的义务,原则上需要亲自抄写,可乐仪不管那些,一股脑要和她分担。

“形式上由谁完成不要紧,我心中在意收哥,比什么都强。”

她振振有词,前桥却道:“那干脆把卯卯和安吉都叫过来,大家一起抄,更快。”乐仪却暧昧地笑:“当着他家人的面,当然不能这么办,免得她们误会我轻视收哥。”

所以能帮上忙的冤大头只有自己一个,前桥反对无用,只能同乐仪点着油灯提笔抄去。内容都是些告诫之语,和《卿诫》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