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还离奇没了,这时候不单民众八卦,连官府都暗中介入调查――这年头政绩靠低案发率而非高破案率,搞清楚情况防范于未然,甚至尽可能的要求他们私了,跟政绩挂钩的事,任何一个公务员系统成员都不会疏忽大意。

东京府尹才查到谢威贩生丝没经验,被人用含了沙子的断丝糊弄继而找人麻烦不幸坠河的消息,还不知是阴谋还是意外的时候,就有人来报谢威回来了。嗯,那天谢家门口一场闹剧,很是为东京人民的晚饭桌上添了不少佐料,大家八的神情激动唾沫横飞。娘死了不让奔丧这种事,搁帝王家够载入史册遗臭万年了。东京府尹后知后觉的于谢威打工第三日悄悄确认了一下人的确还活着,就???逵猩竦氖展ぷ急腹?年。家产之争神马的,只要谢威不上诉,他们才懒的管呢,爱咋咋地。话说,商户人家真心没规矩啊没规矩,败坏纲常!必须远离且深度鄙视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谢威的打工生涯才能够顺利进行。要知道我国从商周就开始实行户籍制度,到北宋,身份户籍管理已经相当完善了。就算是流民,也是成群结队,很少落单。谢威一个人单蹦出来,就算有廖云在中间介绍也不能随便要啊!最坑的是,要帮谢威介绍工作,户贴得给人看吧?但证明身份的户贴还在谢家呢!廖云只好连同廖五,花钱买通官员,把他的户口独立移出来单独立一户。廖五是很高兴嫡兄帮忙了,廖云却要吐血了,无可奈何间尼玛又做帮凶!简直是我勒个去啊。为了避免谢威在这种节骨眼上闹情绪,还得出手把他户籍给扣了。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泪流满面。这些谢威如今统统不知道,他还在愁他怎么守孝呢!

姑且不论住的地方,东京人口在当时已经算世界排的上号的多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于此,生老病死分分钟得见。房东们倒也不大介意有人死啊守孝啊之类的,横竖不是自己住,外来人口初租的时候也不会知道这种事,不影响房租收益。特别是老死的,更加不忌讳了。死人都不忌讳,何况守孝之人?所以谢威就算在住处披麻戴孝都没人管他。

但工作的地方不成!那里是绸缎铺,来往非贵即富。富贵人家都怕死,忌讳也十分多,再同情你也不愿迎头就看到一孝子吧?所以,守孝这事从古至今都是富贵人家的事儿,跟平民一点关系都没有。谢威暂时还没法扭转观念,可又迫于生存压力,导致他纠结无比。更痛苦的是,他现在做的是体力活,你敢今天不吃点荤,明儿就没足够的力气干活。所以不单衣服,连吃食都没法按规矩来。更有甚者,孝子是必须睡茅草上的,可他哪里敢啊!摸摸自己的布贴布的荷包,再想想那巨额的医药费,直接打了个寒战。读书人对商户鄙视,不规矩守孝也是一条。谢威默默吐槽,守得三年孝来,黄花菜都凉了,鄙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读书党!除此之外,其余的地方还算过的可以。

周幸送来的冻疮药效果很好,擦上去没多久就消了肿。何况谢威每天走路上下班,又搬货拖地,运动量足够大,按医学上来讲,的确有助于各种疾病的恢复。当然,周幸给他弄的防水保暖靴子居功甚伟,否则雪地里踩两个来回,就等着冻裂流脓吧!不过半个月,饭量也长了,四肢也有力了。还有努力攒钱的目标,生活十分充实。

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原本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少爷要适应打工仔的生活很不容易。好在谢威有个出远门的经历――出门在外,真是有的吃混两口,没得吃直接饿着。特别是被人从水里捞上来后的生活,虽然先前几个人相信他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没让他饿着,可干粮那是人吃的食物么!?从杭州回东京的路是那么长,长的好像没有尽头一样。终于熬到头了,又再次经历了生死一劫。到如今,这样有班上,有热饭吃的生活,居然觉得还不错!果然是老天饿不死瞎家雀,人的适应力才是最无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