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人的维护对新妇很重要。周大嫂其实很想接这一摊子,无奈她没有门路,便是养活了也未必卖的掉,只能遗憾的铩羽而归。

盘下这摊生意的人行二十一,是文雅丈夫的族叔。三十开外的年纪,一脸精明。虽是分家,混的也不差。看过场地后,拍着胸脯道:“一年一万只鹅绝对没问题!”

谢威算了算,一万只鹅,差不多可以做一千来套衣裳。铺子是自家的,鹅毛是免费的。外罩是丝绸肯定得分等级,那里他决定不赚人多少。光鹅毛的售价一套三五贯是一定有的。那么,除去人力和维护成本以及税率,一套至少能赚一贯左右。一年则是一贯。这个价钱不低了。而且就这么一个铺子,也不显山露水,不扎人眼,十分安全。头两年把房子钱赚回来,日后仿制品多起来,没那么好赚的时候,在想别的方法。或是走更高端,或是直接贩鹅毛。至少别人未必能像他一样有自己的庄园,还有帮忙养鹅的人,更没有无成本压货的阁楼仓库。做生意有时候是做机遇,恰好天时地利人和便盆满钵满,差了一样就可能血本无归。如今已经四角俱全,还怕什么呢?

再说,不管怎么恶劣的环境,赚个让家人富足的生活费还是没问题的。果子铺的经历告诉他,不管有多少人跟风,最先做的那个人,只要始终如一的保持品质,永远占最大的优势。即便有人后来者居上,也不可能挤兑的自己毫无生机。他以后不单是丈夫,还是父亲。所以要为了家庭好好努力才行。

房子顺利的盖着的同事,小鹅崽也抓到了喂养场地。养家禽死亡率挺高的,特别是这种大规模养殖,所以李二十一叔准备了一万五千只小鹅,他自己带了一队喂养组一头扎进了现场。一万多只鹅的食量十分惊人,光准备饲料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安平村的人算是找到活儿干了。还有周成收集鹅粪发酵做肥料的工作,就让周幸娘家没有闲人。累的周成只喊着要娶个能干的新妇来才行。肥料在农业社会是很珍贵的物资,不管廖家和李家京郊的庄园都需要大量的肥料。这又来,鹅粪也能卖钱了。自家亲戚便是不好意思收贵了,也总比处理不掉强。别看这一点半点,要大量收集肥料就要人工,这回连周幸的舅舅都找到出路了。怪道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