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感觉了特尴尬。

上了点心果盘,又有小伙子用硝石制来冰镇酸梅汤。

茶过三泡了,李文抬头问道“王老爷到我庄上,有何指导。”

“哎!此事说来惭愧!”

一声哀叹,王仁祐把前因后果讲了出来。

宁轩府的水利、农业,迟早会给社会带来变革,世家早已知悉。

这玩意若是报到朝廷去,以李世民的治国理念,那会是一场大地震。

谁都明白推广这玩意,会导致财富重新洗牌。

有着几百年根基的世家,谁甘心自己的霸主地位被他人挑战?

恰好长安县又是世家的势力范围。

并且王家在这边安排了一个县丞,所以,王家便被选中作为出头人。

以前的长安县,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类似打压皇族势力的事。

都是没费吹灰之力就摆平了。

更何况这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侯,谁也没放在心上。

所以王家才掉以轻心,让县令起先发难。

一步错,就步步错。

最终落个王圭到宁轩阁当管家、王宁有家回不得的下场。

眼下,王家已经四分五裂,各找出路。

时至今日,各大世家都把王家当反水的敌人,而皇族也欲拿他开刀。

这不得已才来找小侯爷。

还望能指条生路。

李文听罢,他是真的想骂人了。

就在前几天,你还在害我。

并且连亲生女儿也可以当工具用,这是人不?

这个时候又来求自己,这脸皮真他娘的比城墙还厚。

可是望着王宁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又狠不下心去。

一声长叹,问道

“你王家现在有多少人口,多少资产,多少能拿得动的钱财?”

王仁祐拿出一个账本来,递给李文道

“王府上下,还有287口,不算家丁用人。钱大约十万贯,一百斤金。房产地契,字画古玩折合也能抵个上百万贯钱。”

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五姓七族的老幺,经分裂后,竟然有就如此家底。

那要是崔家,那还得了?

李文打了个冷颤。

王宁指着王仁祐道

“你真不是个东西!这个时候好意思上门。”

说罢强忍眼泪向后堂跑去。

王仁祐也自知理亏,一脸通红,低下头去,复不言语。

李文见他有悔意,又碍于王宁的面子,站了起来,踱着小步,拍着手。

几经思考,一个方案在李文脑海中渐渐形成。

“这个时候,钱多了,对王家可不是好事。

这样吧,你把能变卖的全变卖了。

把不能变卖的,全给交给皇上,充公进国库。

买五艘大船,二暗三明,能多大就多大。

我到时候给你安排个差事,你留几个得力的人,沿途帮我买点货物。

你带着家产和族人,前往”交趾”、”安南”安家,在那交结郡守,多置田地。

这里有99粒橡胶种子,你到那边按说明书种植。

再带上红薯、玉米和常见的中原有的种子过去。

我让“小三儿”跟你一起去吧。

另外,你在这边,用优越的条件招一批能造船的工匠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