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1 / 2)

明明这种让人发窘的情况,有些不合时宜,薛庭儴心里还是一阵感动。他笑了笑,道:“这事你不用插手,我志不在此。”

百官进了廷食后,便翘首以盼。

盼了近一个时辰,才盼来似乎小憩了片刻的嘉成帝。

大臣和皇帝自然是没有比的,譬如高坐龙椅神清气爽的嘉成帝,譬如下面一众腰酸背痛,说不定还内急难忍的众官。

关于提高商税的第二场朝议,就这么开始了。

不同于上午,彼时众官没有准备,又被薛庭儴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次他们明显经历过悉心准备,说不定还打了腹稿,嘉成帝的‘各抒己见,权衡利弊’刚说完,就有朝臣上奏。

奏的自然是提高商税有多么的不人道。

对于这种不人道之诠释,此人拿了前朝万历年抗税案做以旁证,细述了提高商税会引起百姓的暴动,社稷的动荡之种种。

其实此人有些牵强附会了,万历抗税案乃是万历皇帝识人不清,宦官为祸。那些充作税使的宦官去了地方,各种巧立名目,大肆横征暴敛,并从中渔利。以此惹来当地百姓心生不满,并致使暴动。

当然,宦官为祸之余,这暴动之中有没有受人指使且不提,但此案确实是每次有官员提出加收商税时,攻击对方的必备之救命良药。

但凡是帝王,大抵就没有不怕激起民变的,所以此人也是对症下药。

而打从这名官员开始,一个又一个官员连连上奏,都是附和此言,说得是声声如泣,用心良苦。

只差摇着嘉成帝的衣襟说,千万不要听薛庭儴这个小人的,他这是居心不良,妄图动摇国之根本。

第255章

是的,在驳薛庭儴之上书的同时,这些人并没有忘记将他打成奸邪小人。

这是朝堂上一贯的论调,凡有异者,皆是奸邪小人,意图蒙蔽圣听,企图动摇国本。

招式不怕老,够用就好。

这招老套是老套了些,但架不住好用。如若薛庭儴是奸邪小人,听了奸邪小人的嘉成帝不就是昏君了?

没有皇帝愿意被人说是昏君的。

又或是被打做奸邪小人的定力不好,一时受不住攻击乱了方寸,那就更好了。不用人打击,就先不战自溃。

于是本来是攻击提高商税的种种弊端,到最后变成了批判薛庭儴的专场,直到嘉成帝听得十分不耐,说道改日再议,才散了朝。

等众朝臣走出太和殿,已是红日西沉。

几个今日在朝堂上大出风头的官员十分得意,顾盼之间神采飞扬,身边更是拥簇了许多官员,纷纷低声议论着。

在见到薛庭儴从此经过,大多的表情都是讥诮地笑着,不屑一顾。

“薛大人,年轻气盛是好的,可做事多多少少讲究些方式。”冯成宝大摇大摆走过来,圆胖的脸满是居高临下的笑。

“冯阁老所谓何意,下官有些听不懂。”

“听不懂啊?今天不就懂了。”

丢下这句高深莫测的话,冯成宝便离开了。

留下薛庭儴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目色深沉。

不远处,陈坚遥望此处,身边站了几名官员。

其中一名官员道:“陈大人,当下情形,明哲保身乃是正途。这薛大人有想法,人才也出众,可惜……”

可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都是蠢的。

陈坚没有说话,依旧看着远处明黄色的琉璃瓦,以及视线尽头被橘红色笼罩的金水桥。

就要开始了吗。

已经开始了。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薛庭儴比想象中更为不屈不挠。

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