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1 / 2)

“可臣妾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

嘉成帝的脚步一顿,过了几息,才踏了下去。

他没有说话,离开了坤宁宫。

从坤宁宫出来,已是月上枝头,清冷的弦月悬挂在暗蓝色的天空上,冰冷而又无情。

一阵微风吹过,平添几分凉意。

有人靠了上来,将披风搭在嘉成帝的肩头。

“陛下,时候不早了,可是要回乾清宫。”

嘉成帝咳了两声,道:“去把刘太医请来。”

嘉成二十年初秋,皇后曹氏山陵崩塌,举国齐丧。

帝哀痛不能自已,辍朝五日,命京城上下停鼓乐、婚嫁,禁屠宰等,持服二十七日。诸王公及文武官员、众内外命妇,齐集举哀,。

连招儿都没想到,她第一次进宫竟然是来哭临的。

本来按理她作为二品命妇,合该在受封之后入宫拜过皇后。可惜皇后病体已久,这茬就被免了。

这趟入宫哭临,她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倒有个徐氏,可惜徐氏品级不够,跟她不在一处。这入眼都是惨兮兮的白,她也分辨不出谁是徐氏。也只能女官说什么,就做什么,跟着那前面的人起立、跪下、哭。

连着三日下来,身体强壮如招儿,也有些受不住了。期间,有些年迈病弱的命妇,昏倒的也不再少数。

等这一场办罢,招儿整整在家中歇了数日,才缓过来。

整个八月,京城里比平时都要寂静。

皇后殁了,这是国之大殇,哪怕是走在路上说句话,还得注意言行,不能说笑,也免得遭了人眼,被治个大不敬之罪。

至于婚嫁、筵宴等,更是早就停了,得停过二十七日,才能重拾。

一直到入了九月,京城才重现了鲜活劲儿,恢复了以往的热闹与喧嚣。

同时热闹的还有朝堂,因为就在这个时候,薛侍郎薛少傅又闹出了新的幺蛾子。

第254章

薛庭儴当朝提出提高商税之事,并阐述种种,引经据古,旁征博引。

先从前朝说起,延伸至今朝。

不光拿出农税的种种数据,甚至拿出朝廷在沿海开阜以来,对朝廷乃至民生带来的种种影响。上至皇帝,中到百官,下到黎民百姓,谁人不争相称颂,实乃利国利民之大好事。

所以提高商税迫在眉睫,大昌的太平盛世只待此遭。

别看薛庭儴说得好,可此言还是遭来众大臣的反对,他们群起而攻之,竟是当朝就和薛庭儴争辩起来。

本来半个时辰就能结束的早朝,因为这件事竟是拖到了午时。

看得出嘉成帝对此十分有兴趣,竟是赐了百官廷食。

这百官赐食早在前朝就有惯例,只因‘职事众多,供亿为难’被罢停。从常例变成了偶例,其实也很清楚的表达了嘉成帝的意思众爱卿歇一歇,吃过了咱们再继续。

太和殿外的檐下和台基上,摆满了小条案,百官跪坐于蒲团之上。负责朝仪的监察御史来回走动巡视,也没能抑制住下面的嗡嗡的说话声。

至于嘉成帝,早就摆架回了乾清宫,自然不会在此相陪。

其实这些人议论,也就是议论提高商税之事。

正是吵得脸红脖子粗之际,突然被叫停,能忍下的大抵没几个。不过大多都是些低阶官员,高官却是极少有人如此不顾朝仪的。

即使议论,也不过只是轻言细语几句。

薛庭儴的位置既不靠前,也不靠后,这排座都是按着品级来。条案上的饭菜并不丰盛,但也不差,一荤一素,另备有汤。

还有提着茶壶的太监在一旁候着,显然是要百官们吃饱了喝足了,可能能吃得下的官员却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