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3)

人要将聘礼退回去的,但永嘉县主那边坚持不受,后又赔了庄子铺子当是补偿。

敬国公府娘子和武康侯府郎君和离的消息,当日便传遍了整个京兆。引得京兆官宦人家都津津乐道,只知道此事是武康侯府之过错,而后又有知情者透了消息说是武康侯府大郎君停妻再娶,早有子女,而后为了遵从父母之命又娶了谢家娘子,实乃骗婚,还说成婚至今二人都未曾圆房,诸如此类的流言蜚语很是疯传了几日。

不过,谢家这些时日却不大消停。

大太太和声道:“瑛丫头和离还未有半月,这段时日便有提亲的人家上门。端说这几日便有好几个媒人,都夸的舌灿如莲,只是瑛丫头的亲事儿媳倒不好做主,所以一应都没给个准话,只瞧着母亲的意思。”

齐老夫人脸色有些沉沉的,她叹道:“这些日子,瑛丫头那边的情况你们也瞧在眼里。总要让她缓些日子,虽说珠丫头总在她跟前宽慰着,可她一日赛一日沉闷,真是愁人。”

三太太想起谢叡瑛自打和离来瘦了许多,不由得道:“这孩子心思也重,如今和离的妇人多了。家里又不是养不起小娘子,再说咱们家的女儿更是不愁嫁,那武康侯府不知珍惜,未必再没有好人家。只管放宽心便是。”

大太太瞥了她一眼,哭笑道:“你想的通透,可得让她想明白些才是。”

齐老夫人一锤定音道:“罢了,这亲事便莫要逼她了。这再说起来,珠丫头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了,女孩儿们慢慢长大,还有瑶丫头,琪丫头,总是要费心的。璀哥儿的年纪也可以相看小娘子。”

说起来倒真是一堆事儿,连大太太和三太太也是感慨岁月匆匆不饶人。

至于谢叡瑛那边,家里也没有提起亲事的事儿,却让她慢慢松了口气。虽然沉闷了一些时日,可家里嫂嫂和姐妹们时常陪伴着她,仿佛回到了还未出阁的日子一般,与姐妹们说说笑笑玩闹着,没有人用异样的眼神望着她,令她慢慢安下心。

可往往岁月静好的时候,便有事儿发生。

梁槐宁在康宁阁理锦裳坊的流水账本,近来铺子的账面很好看,流水进账不消多说,只是各色锦缎的成本终究高了些,绣娘那边也忙了许多。

何娘子的名气也愈发大,她忙设计衣裳的小图还忙不过来,不少官宦人家小娘子又要请她做衣裳,只是她时间紧,若是要定制衣裳便要等许久,价钱上更是比之从前翻了倍。

那绣娘也自是忙活不过来的,而后又雇了十位绣娘,满打满算锦裳坊竟已有十四位绣娘了。

而后推出的五十套蜀锦品种的衣裳,更是还没半日便被抢购一空。起初何娘子只想着卖衣裳,后来索性置办一套从头到脚的行头,衣裳上头搭配的玉佩璎珞,还有配着的绣花鞋的缎面都是蜀锦的,上头坠着玉珠流苏,这样一套行头不下百两。

锦裳坊生意这样好,梁槐宁也颇感欣慰。如今春日的衣裳便卖完了,要紧着设计夏日的样式,何娘子那边马不停蹄就将小图送了来,梁槐宁这几日瞧的甚好,便说可以照例先赶制几身瞧瞧效果了。

这之后又该要忙活好几个月了,所以这几日可以暂时歇歇。

梁槐宁看的眼冒金星,她抬起头瞧了眼天,而后觉得有些口渴,茗雾奉茶来笑着道:“奶奶累着了,至此这些账本算是都核对好了数目。前些时候何娘子还说,只怕是多了人手也有些忙不过来,毕竟都是精细活,前些时候五十套衣裳都是忙活了好几个月的,想着再增派人手,可真是大体量了。”

梁槐宁也料想到了这一层,她轻轻垂下眼睑沉思道:“咱们每一季都推出固定款式的衣裳来,如今人手的确不够用。到时候若出夏日的衣衫,款式多样可忙活不来,所以我预备着与江南那边的绣院合作,若是这样的话,便还能增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