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年纪差不多,很快就聊到了一起。刚好快要吃午饭的时间,四人去国营饭店要了一个包厢,点了几个菜。
韩佩清看了一眼宋文宣才压低声音,“杏儿,书兰,我们听到上面的消息,知青可以回城了。不过通知还没下来,应该就是过几天的事了。”
“回城?”下乡的知青都盼着的一件事,那就是回到城里去,几年的农村生活搓磨了很多人,许多女知青坚持不下去的,甚至直接在乡下结婚了。
下到梨花村这种地方,支书对知青们照顾,离城里也比较近的算是知青们运气好了,有的乡下生活条件艰苦,粮食收成少的,村里人自己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城里来的知青们了。
最坏的情况,有吃不到粮食的知青,甚至用身体去换粮食。
“政策下来了?”
“嗯。很快。”宋文宣没什么好隐瞒的,过几天上头文件就下来了。
“还有还有。”等服务员端完菜关上门韩佩清才继续道:“以后高考政策也会有变。”
这个林杏儿隐隐有猜测,之前宋知青也暗示过,但现在听韩佩清说出来,大概是真的了,只等上面的文件发下来了。
“高考政策?”岑书兰压低了声音,她有些不敢相信,高考取消都多少年了,真的会有变吗?
“如果你们有想法的话,可以去买些参考资料。”宋文宣看了一眼林杏儿,“如果政策出来的话,就来不及了。”
三个女生齐齐点头。
如果恢复高考的话,到时候资料肯定得抢。
“哎,但是回城有名额,只有两个人,让大队写推荐定,不知道能不能轮到我。”韩佩清叹了口气。
但林杏儿觉得肯定是韩佩清和宋文宣,知青里就他们的表情最出色,还在村里当老师。如果写推荐的话,肯定会先推荐他们俩的。
姑姑回来了1525字
姑姑回来了
林有良和田秋芸没打算一直待在城里,本来就是进城看女儿的,顺便问问离婚的事,林杏儿上班的时候他们就回乡下了。
既然已经决定离婚,田秋芸和林有良就开始分房睡了。申请离婚的流程她已经知道了,现在就是要去队上开介绍信。
支书是个好的她知道,但离婚这种事,保不准万一让别人知道了去。村里闲言闲语多,又是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又是议论的,离婚说不定还有些困难。
马上又要到林家已经去世老爹的忌日,大姑子肯定也要回来,到时候还不好说呢!
大姑子叫林有甜,有两个孩子,不知道是不是要跟着一起回来,到时候还得收拾家里给他们安排住的地方。
林有甜、林有良,一个盼着有田,一个盼着有粮食,是林家去世的老两口最朴实的愿望。且看生活,姐弟俩都算有出息日子过得不错的了。
给林老爹扫墓,自然得把坟包上的杂草得清理了,还要买纸钱、香烛,再买几个苹果回来。
这些林有良都已经准备好了,放在堂屋的柜子里。
周末的时候,是林有甜一个人回来的,她丈夫有事一时半会走不开,刚好留在城里头带孩子了。
林有甜如今也四十多岁了,但长得很有英气,依稀能看出年轻时的风采,她也是个爽快性子。
一回来二话不说就帮着打下手,下地摘菜了。
“秋芸,今年过得咋样?家里还好不?”林有甜一看着院子里打理的干干净净整整有条,就知道她是个勤快的,她回来的路上也看见了,自家地里的菜也长得很好。
这么多年,田秋芸一直是个勤快踏实的。
“过的还成,家里今年收成也还不错,晒得干豆角你到时候带上些。”田秋芸应了声,又关心问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