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今天还要找好几个典故呢。”,她的案桌上摆了高高的一摞书,“你要是没事,就来帮我找。”
颜舒还能不答应吗?她认真的拿着书一页页的翻。
云王妃从边上经过,满意的点头,回去给她家老母亲写信报喜讯去了――舒姐儿终于有玩的好的了。
折二姑娘和颜舒今天要找的第一个典故叫【英娘投军】。
大概说的是一个叫英娘的妇人本来在家里织布,然后家门被叩响了,原来是村长过来送口信,说她丈夫在边关战死了。英娘拿着信,哭了整整三天,第四天晚上突然梦见了丈夫来托梦,说他其实没死。
然后梦就醒了。
英娘就告诉婆婆,她相信丈夫没死,她要去找他。
所有的人都觉得英娘受不了刺激疯了,连她的婆婆也这样说,英娘没办法,只好自己一个人踏上了寻夫之路。
她一边乞讨,一边往边关去,为了能找道丈夫,于是女扮男装,打了好几次仗,都用智慧战胜了敌人,两国和谈。将军赏识她,要提拔她,正在这时,她找到了自己的丈夫。
原来她丈夫竟然被敌军的公主救了,并成了夫妻,如今醒了之后,就带着公主回来,英娘觉得自己在公主面前自惭形秽,所以自请为妾,公主敬佩英娘为夫参军,也自甘为妾,最后将军被几人的爱情感动了,亲自奏请圣上,让两人都做了平妻,英娘的丈夫于是坐享娥皇女英,剧情圆满。
折二姑娘一边抄录一边嫌弃的很,她叨叨个不停,“这竟然是真事,竟然是真事!”
没错,这是前朝的真实历史事件,被抄录在蜀州杂谈里面――英娘就是蜀州人。颜舒不解的问,“这个我从小就听过,没什么啊,你为什么这么.....愤怒?”
折二姑娘啪的一声就将笔摔在桌子上,“这是男人执的笔,所以将女人写成了只知道丈夫的傻蛋。”
唉哟,这骂的就有些严重了。
折二姑娘自知也有些过分,她撅起嘴巴,“看这个,还不如去看烈女传,幸而今天只是抄典故,不是直接编录。宣扬这样的故事,还不如直接用雅字写一遍三从四德呢。”
英娘投军在蜀州还算是比较出名的故事,折二姑娘之前倒是没听说过,如今看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她嘀咕着,颜舒却仍然不明白,“晚姐儿,英娘颇有智慧,上过战场,是我辈楷模。”
楷模不楷模,折二姑娘是不知道,她只是这个典故里将英娘所有的动机都跟丈夫挂钩,然后在找到丈夫后,直接放弃军中打拼下来的一切,还不惜为妾氏,要跟公主共侍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