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武帝被女儿看得又笑又奇,点点女儿的脸颊问:“看什么呢,终于记起父皇了?”

庆阳从父皇的笑容与动作中感受到了父皇对她的喜欢,立即抱了过去,双手环着父皇的脖子,脸贴着父皇肩头的铠甲,继续拿眼睛打量父皇的侧脸、下巴。

兴武帝心软得一塌糊涂,碍于时机不对,他便只是抱着女儿,分别跟另外四个孩子说句话,再去与雍王、二相说话。

城外这边只是恭迎帝驾的仪仗,真正的接风是宫里的宫宴。

同臣子们交谈了两刻钟左右,兴武帝要进城了,他选择继续骑马,上马前便想把小公主交给丽妃。

庆阳巴巴地赖在父皇怀里:“我也要骑马。”

马车四面都挡着,坐在里面什么也瞧不见。

丽妃心里一紧,怕皇上怪罪她把女儿教成了小赖皮,一边哄一边就要把女儿接过来。

兴武帝却以为女儿太喜欢父皇舍不得跟他分开,朗笑着挡开丽妃的手:“算了,就让麟儿随朕骑马吧。”

丽妃急了,又开始怕兴武帝把女儿摔下马。

兴武帝递给丽妃一个警告的眼神。

他都素了一年多了,故意没多往她这里看,她还要靠近纠缠,嫌他的火不够旺是不是?

来啦,100个小红包,明天见,[亲亲]

ps:“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一句出自《孝经》,三皇子的解释来自孝经译注。

[4]004:大公主的赐婚

在丽妃担忧的目光中,兴武帝一手抱着他的小公主一边上了马,更远处的众臣没有准备,一口气刚提起来,兴武帝已经稳稳跨坐于马上,哪都没看,专心调整着女儿在马鞍上的位置。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次骑马的庆阳也只觉得新鲜,双手扶着鞍头,好奇地往下看。

兴武帝左手握缰,右手揽着女儿的腰,说是腰,三岁的孩子太小了,兴武帝宽阔的手掌完全能护住女儿的整个胸腹,即便战马发疯跑起来,他也不会摔了自家小公主。

但兴武帝还是叮嘱道:“坐稳了,不许乱动。”

庆阳乖乖地点头,她连母妃的温声细语都听,在母妃都害怕的父皇面前更要老实了。

确定女儿懂事都配合,兴武帝这才扫眼周围,愉悦地长舒一口气,笑道:“进城!”

众臣早已整整齐齐地列队官道两侧,钦佩又自豪地仰望这位开国皇帝凯旋回京的飒爽英姿。

兴武帝的目光则投向了城门,以及被禁卫挡在天门街两侧翘首以待帝王的城中百姓们。战乱年间京城的皇帝几次易主,三年前他刚在此称帝时这些百姓可能也没太把他当回事,如今整个天下都被他打下来了,百姓们总该服了?

百姓们又何止是简单的服气,兴武帝登基时结束了他们被各路诸侯欺压侵扰的艰苦日子,他们感激他,如今兴武帝结束了整个天下的混乱局势,他们便由衷地希望兴武帝能长长久久地稳坐帝位,皇朝安稳,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

于是,兴武帝所过之处,百姓们一波波地跪了下去,口中高呼万岁,大多数人都是高高兴兴地喊,为参与这等盛事感到荣耀,却也有满面皱纹的老者、身形消瘦的汉子或形容憔悴的妇人在开口时滚下泪水,抽泣哽咽。

庆阳指着一个不停抹眼泪的白发老妇人,仰头问:“父皇,她为什么哭了?”

兴武帝叹道:“可能她的丈夫或孩子死在了前几年的战乱中,现在太平了她的亲人却不在了,她心里难受。”

因为女儿指人的动作太明显,兴武帝催马来到那位老妇人面前,温声询问其落泪缘由。

老妇人惶恐又伤心地解释,果然是想她被征兵却死在战场的两个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