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一大半都要归功于歌曲本身。
人类需要文学和艺术,是因为本身它们具备打动人心的能力。
一首好听的、旋律激昂的曲子固然能够点燃现场,那是基于现场特殊的氛围,如果放到线上,屏幕前的观众无法受到现场氛围的感染,到那个时候,缺点就会全部暴露出来。
凌乱的走位,破了音的高音,还有根本没办法切整体镜头的团舞。
几场下来,解夕朝只有一个感受:
惨不忍睹。
他有点儿感觉折磨了,但是镜头就杵在他边上,他不得不强打精神。好在下一个舞台终于没有那么折磨耳朵了,灯光亮起来,C位开口的刹那,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解夕朝也抬起了眼。
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舞台:
《雨中的天鹅》A组。
C位邹意。
-
《雨中的天鹅》是一首伤感的抒情曲。
歌词描述的大概场景是一对年少走散的恋人多年后重逢,当时街上下着细密的小雨。标题中的天鹅指的是城市中央的音乐喷泉雕塑。
资源群??微: =●=●=●=●=●=●=●=●=●=●=●=●=●=●=●=●=●=●=●=●=●=●=●=●=●=●
●更●多●好●文●.●短●剧●影●视●动●漫●.●找●资●源●+●v●x●:●J●u●7●3●7●2●
●本●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
●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
●=●=●=●=●=●=●=●=●=●=●=●=●=●=●=●=●=●=●=●=●=●=●=●=●=●=
天鹅指的也不是天鹅本身,而是含蓄地指代了天鹅雕塑后不敢相遇的初恋。
大约是为了贴合故事背景,这组的舞台服都是各个样式的纯白。开场,邹意从钢琴后缓缓走出,一直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初舞台的时候,解夕朝就觉得他嗓子不错,这个舞台验证了这一点。
作为导入,邹意开口就定了调。
他的声音不算特别,但足够沉稳,质感很好,加上本人解夕朝猜测,应该是他本人特意练过,总之,青年的嗓音经过情绪的浸染,格外有故事感。
他心弦微动。
只是,还没等他多琢磨几秒,邹意的唱段就已经结束。
下一个男生的声音响起来,解夕朝眉峰微动。
艾清源比他不客气多了,他道:“这人接不住。”
解夕朝咳嗽了一声。
临上场前管衡特意找到他拜托了,让他盯着点艾清源,少说有的没的,虽然能剪,但总不能次次都剪。
艾清源挑了挑眉。
他说:“你跟我换换。”
解夕朝:?
艾清源见他不动,自己长腿一跨,走到了他左边,也就是这一横排座位的最外边。然后,他跟一旁的工作人员说了几句什么。
紧接着,他们身旁的摄像就默默离开了。
艾清源坐回原位,闭了自己的麦,顺便闭了解夕朝的:“这样可以了?”
语气还挺不情愿。好像作出了很大的让步。
解夕朝:“……”
他抽搐了一下嘴角。
“邹意唱歌还挺好听的。”艾清源也不是要征求他的意见,他被前面几个舞台折磨疯了,这会儿急需发泄,自顾自地道,“就是他们组配置太烂,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