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五娘那脾性儿,要么不管人是啥心情,要么就是她自以为的对人家好,总之很叫人头疼。
“我也不是第一天回来了,二嫂啥样,我知道的。”陈宝音坦然道。
钱碧荷点点头,没再提孙五娘。想了想,她说:“大嫂也有些话想跟你说。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大嫂有话直说就是。”陈宝音道。
钱碧荷便道:“那我就说了。”她抿抿唇,有些紧张,搁在膝上的手指都捏起来了,“你二嫂说的话,有道理,但又不对。”
“怎么说?”陈宝音好奇道。
“男人,是要管着,管着必定比不管强。”钱碧荷说道,她先嫁进来的,当然看清陈二郎的变化,“只不过,咱何必找个要管着的男人?”
一口一个男人,钱碧荷臊得不行,也怕小姑子抹不开面儿。但是,赶在这了,现在不说,下次机会还不知道在哪儿。
“咱好好挑,挑个不用管的男人。”她飞快说道,声音轻细极了,“毕竟是过一辈子的,成日管头管脚的,累的是谁?总归是落了下乘。”
像陈大郎,生性老实,从来不用钱碧荷管。
作者有话说:
一更~
? 48、坏事
送走大嫂, 夜又深了一些。
陈宝音躺在床上,望着黑漆漆的上空。
心情很平静。不像在侯府时,每次提起婚事,总是焦躁、烦闷, 像一只困兽, 不停地转着圈子。
家人们很关心她。就连两位嫂子,也掏心窝的教她人生经验。心里热乎乎的, 就连嫁人这样烦心的事, 都显得芝麻绿豆似的,不能扰乱她的心绪。
嫁人。
陈宝音闭上眼睛, 心里很清楚,她不会嫁人。
可是, 如果她一直不嫁人, 杜金花会心烦,会着急上火,整日忧虑。
要如何解决呢?
天气一日冷过一日, 村里人都闲得没事做, 东家走西家串,说说闲话唠唠嗑,消磨时间。
钱碧荷便打算炒些瓜子来卖。如果能卖给村里人, 那就再方便不过了。卖不出去,也不碍事, 拉去镇上, 茶馆里、酒楼里都收这种零嘴儿。
陈二郎现在拉车, 一天有多半都泡在镇上, 很是熟了。他收了些生瓜子, 拉回家来, 足有二三十斤。
钱碧荷没着急,小份小份炒着,调着味儿。村里也有人炒瓜子,都是炒来自家吃,最多放点盐,提提味儿。但如果做成买卖,这点咸味儿就不够用了。
她让陈二郎买了花椒,桂皮,香叶,糖等,炒了四五份,让家人都尝过了,最终定下方子。这一日,三个女人挤在厨房里,齐心协力炒瓜子。
“大嫂,你放着吧,我来。”孙五娘拍拍手,站起来,走到灶边要替钱碧荷。
钱碧荷今日气色有些不好,炒瓜子时铲子翻动得没力气,女人最懂女人,孙五娘一下子看出她怎么回事。
“嗯。”钱碧荷让开,把铲子交给孙五娘。
孙五娘挽起袖子,接过铲子,就翻炒起来。
若是往常,孙五娘只会当看不见。但现在不一样了,宝丫儿说了,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而且,炒瓜子虽然是大房的买卖,但挣了银钱有六成都归入公中。那公中的钱,还不是给一家人花的?这个账,孙五娘算得清。
“在家呐?”外头传来妇人的声音。
杜金花本来在挑瓜子,把干瘪的、坏的挑出去。听到声音,她拍拍身上,起身走出去:“谁啊?”
“是我。”来人满脸的笑,是个年纪比杜金花还大几岁的妇人。
不常来往的,但论辈分,杜金花还得叫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