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阴侯府。

江书为两位公子跑腿,去了趟陈家村,为假千金捎去银两的事,终于传到侯夫人的耳朵里。

“是吗。”侯夫人正在花厅喝茶,闻言神情淡淡。

那傻孩子,有人惦记着她,应当很高兴吧。

乡下清贫,她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上,日子想来不会好过。有了这点银子,总能好过些。

而她年纪到了,该说亲了。有了一百两银子做嫁妆,应当能说个好点儿的人家。

这样想着,不免想到自己曾经给她说亲,她折腾出来许多事。侯夫人不由得出了神,她到底想嫁个什么样的人?她一直不明白她的心思。此刻,心中生出几分担忧。锦绣公子,她尚且看不上。回到乡下,又能说个什么样的人家?

“琳琅小姐来了。”丫鬟打帘子的声音传来。

侯夫人止住心思,往外看去,瞧见一张秀丽婉约的面孔,不由得露出一个笑容:“琳琅来了。”

“母亲。”徐琳琅走到她跟前,福身行礼。

她现在行礼已经很有模有样,不知是血脉如此,还是天资聪颖。不知情的人瞧见了,根本想象不到她曾经在乡下长大。

侯夫人很欣慰,也有些骄傲:“不必多礼,快起身。”

作者有话说:

宝丫儿:今天也跟娘贴贴了(*^-^*)

=

? 35、转弯

“嗯。”徐琳琅轻快地应声, 尾音微微上扬,含着几许娇哝。看向侯夫人的眼神,依赖又亲近。

侯夫人微微失神。不由得又想起那个傻孩子,总是眼神直白又浓烈, 不知道什么叫矜持, 说也说不听。

琳琅就很好,既让人看出她的亲近, 又不过分, 很有闺阁千金的教养。

“怎么过来了?”侯夫人微笑着问。

徐琳琅走过来,自然而然地凑近她, 轻轻扯住她的袖子,咬住嘴唇:“母亲……”

“什么事, 这样不好开口?”侯夫人好奇问。

徐琳琅微垂眼睑, 神情迟疑着,轻声道:“我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侯夫人拿下她的手,想了想, 握在手里, “有话你说就是。我是你的母亲,还能不如你的愿不成?”

这话一出,徐琳琅垂下头, 咬了咬唇:“我担心母亲误会。”

误会?误会什么?

侯夫人的眉头蹙了蹙,道:“你说就是, 我不误会你。”

徐琳琅抬眼, 觑她:“母亲, 那我说了?你可不许生气。”

“好, 不生气。”侯夫人纵容地道。

得了她的保证, 徐琳琅终于开口, 细细说起来:“日前,我偶然听说哥哥送银两去了……陈家村。”

话落,侯夫人面上一怔。

原来是这事?她心中念头转动,表情未变,询问女儿:“你要说什么?”

“我,我也想……”徐琳琅捏着手指,迟疑着,有些为难,又有些伤怀一般,“养父母待我很好。”

她的话说得不清楚,又十分清楚。

侯夫人自然懂了,女儿也想往陈家村送银子,报答养父母的恩情。

可,她为何让自己不要误会?自己会误会什么?侯夫人不由得想。误会她还念着养父母?

心里的确有些不舒服,侯夫人捏紧帕子。随即她又暗忖,易地而处,她会想要宝音念着自己吗?蓦地,心里酸了一下。

“好。”及时刹住念头,侯夫人点点头,应允女儿的要求。

接琳琅回来前,她的人自然打听过的,陈氏夫妇待她女儿不错。不曾虐待,友爱呵护。既如此,女儿想要送银两回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