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了一锅又一锅,不少卖钱吧?

杜金花跟两个儿媳是炒了不少。陈二郎拉回来一袋生瓜子,得二三十斤,生瓜子不值钱,他收一袋生瓜子的本钱也就二十文。一斤炒瓜子卖五文钱,去掉香料钱,柴禾钱,一袋能赚几十文,不少了。

杜金花心里算过,这个冬天,她们娘仨炒瓜子卖,能赚个二三两银子。在村里卖卖,给陈二郎拉去镇上吆喝卖卖,还有附近的村子,不愁卖不出去。

亏得钱碧荷能干,调配的味儿好。杜金花心想,当初给陈大郎娶的这个媳妇,是没娶错了。

“卖啥钱,肉都吃不上一口。”她耷拉着眼皮,脸上没有几丝笑意。

到现在,家里也没吃上肉。为啥?舍不得。

至于宝丫儿,她有鸡蛋吃,杜金花没亏着她。省下来的这些钱,有一部分得给宝丫儿当嫁妆的。大手大脚,怎么攒的下钱?

“婶子这话说的,咱们都不信。”

“不信。”其他人也道。

不信就不信,杜金花反正不会说赚了钱。

其他人便跟孙五娘说话,这婆娘嘴巴浅,好套话。孙五娘倒是有心显摆,但她不敢,婆婆就在这坐着呢,她怕被撕了。

“婶子,嫂子,都做个记号吧。”陈宝音拿这张写了名字的纸进来,说道。

“好嘞!好嘞!”

都等着做了记号,拿东西走呢。陈宝音已经把孩子们的名字写上了,她念名字,大家在自家孩子的名字后面做记号。

来来回回,花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把二十八套笔墨纸砚都分完了。

“终于能吃饭了。”孙五娘说道,摸着瘪瘪的肚子,“饿坏了。”

孩子们已经吃过了,钱碧荷给三个孩子单独盛了饭出来,让他们先吃了。大人饿一饿没关系,孩子不能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