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深宫,也难得听到外面民间的奇闻轶事?,跟着感慨宓家父母难得,再打量两人一回:“果然是两个俊人儿,好一对姐妹双姝。”

“不止长得好,两人做得吃食也是一绝。”长公主在旁边笑道,"不信叫她们做来给您尝尝。"

“你可真是一出是一出,人家两位哥哥都是朝臣,叫朝臣女眷给哀家做饭,明日里朝堂上御史台又该参奏了。”太后笑着怪了长公主一句。

想起从前那顿猫儿宴,姐妹俩同时心中感慨,若是大哥知道此事?,只怕会甚为满意?

长公主果然不强求,只称赞两人:“这一门里爹娘耕读、大哥为官,二哥做吏,几名女子都对答聪颖,也是教?导得好。”

“何止。”太后笑眯眯,“我瞧着两人都是难得的玉人儿。”

两人便又陪太后身边,与她说话?逗趣。太后与玉姐儿极为投缘,叶盏毫不奇怪,每次高门大户人家老夫人都更喜欢玉姐儿,想必是玉姐儿娇憨,正合乎老人家审美。

玉姐儿也不冷落妹妹,主动提及妹妹献出奶油等诸多菜谱,还自己?写了一本菜谱。

太后果然来了兴致,动手给叶盏的菜谱题名。

两人又陪着喝了茶,将太后逗得开怀。

临了,太后便笑道:“你们姐妹推广农事?白蜡,令浙江路百姓人人有蜡烛可用?,还改良磨坊,造福无?数百姓,单是一样拎出来都是了不得的大功绩,你们却连着做了好几件,因此哀家听官家意思想赏赐你们,不知你们可有什?么?想要的?”

长公主也饶有兴致:这叶盏是会要个诰命的头?衔?是会要承包樊楼的尊荣?还是钱财?

玉姐儿和叶盏对视一眼,叶盏立刻就有了答案。

她想起了她被?退亲时小妹气鼓鼓说要画符诅咒坏人;

想起了她每次与别人遇到冲突玉姐儿总是第一时间往前一步将她挡在后面;想起大哥在猫儿宴之后以高龄之躯重新拿起了书本要科举为她撑腰;

想起二哥默默帮她检修篱笆搬运重活肩膀都被?磨破皮都一声不吭。

也不用?提宓凤娘和叶大富两人,安慰、鼓励、支持她,拿出金钱和精力尽数扶持她。

家人一直在保护她,那现在该她站出来了。

叶盏吸一口气,再开口已是从未有过的平静:“回禀太后,家中小妹也补齐了一本失传许久的《白泽图》,根据民间传说搜罗画像。不日也可献入禁中,臣女斗胆有一事?相求。”

“哦?”太后果然很是感兴趣,“不想你家一门三?女子都是有才学之士。”

玉姐儿明白叶盏心思,立刻配合道:“臣女与二妹所求一致,斗胆请娘娘也给小妹题名,好让她一偿未见凤颜的遗憾。”

话?说得漂亮,哄得太后开心:“好。就应了你们。”挥毫给叶璃题了名。

叶盏和玉姐儿对视一眼,双双感觉心中大石落地。小妹从事?的是巫医,朝廷说禁就能禁,这件事?一直是万一哪天风声紧张要抓她。

如今她能给太后献书,有了太后亲自御笔题字,这辈子算是稳了。

太后见姐妹和睦,笑呵呵道:“这是二姐一人的心愿,大姐的呢?”

玉姐儿要答。太后立刻笑:“刚才那个不算。”

玉姐儿正认真思索,太后便笑问:“不知你可愿意做女官?”

“女官?”

“小的路过禁中,见女官们身着严谨端正,心生向?往,但不知这女官是何职位?”玉姐儿恭恭敬敬答。

“还是个警觉的,莫不是怕我将你拐进宫?”太后不生气,反而打趣笑,“这孩子就这般实诚。”

长公主在旁边解释了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