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李满婶本来好奇两女娃子上街干啥,这会儿一听赵氏的话,就想到沈家分家的事,一时间也同情起沈家二房来,便帮嘴说了一句,“她大娘,这两孩子说了啥,你咋就说她败坏沈家二老名声,你这大娘做的也特忒不厚道了。”

有李满婶这么一句话,几个知道沈家分家内情的人附和着,“就是,哪有做大娘的这样污蔑侄女的,说来还不是沈家分家那点事儿。”

赵氏眼见自己理亏,又不敢将一车人都得罪,便有些灰溜溜的缩在角落,不敢在找沈书玉姐妹两的麻烦,但一双眼睛却恶狠狠的瞪着沈书玉两姐妹。

沈书玉见此,略微勾起嘴角,朝赵氏投去轻蔑一笑,便转头同李满婶说起话来。

沈书玉一边跟李满婶说着话,一边问镇上的情况,知道农家人卖菜或者卖一些小东西都是去西街,如果摊位支到下晌的话每个摊位要交四文钱的治安费,如果只是上午或者时间不到下午只要两文钱的治安费就行。

得了这些有用的信息,沈书玉对街上也有小部分了解。

到了县城门口,沈书玉跳下车接着沈书和递下来的篮子,等沈书和也好了之后便付了车马钱往城门走去。

姐妹两个径直往西街走去,找了一个空位将野菜都摆出来,并从水壶里浇了一些水上去,便坐在路边等着。

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到两个小姑娘卖菜,有兴趣的会停下来看看,只是看到是野菜后便又纷纷摇头离去。

显然野菜这东西在一般老百姓眼里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稍微条件不好的人家自己就会上山去挖,哪里会用银钱来买,说到底就是浪费罢了。

眼瞅这个情况,沈书和越来越着急,对沈书玉道,“妹妹,这些人都只看不买,这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啊?我们今天不会白来了一趟吧?家里爹还等着药钱呢?”

沈书玉瞧着自家大姐要急哭的样子,安慰道,“姐,不急,在等一会儿就好了,嗯,相信我,一定能卖出去的。”

也许是沈书玉真的有让人安定的作用,短短几句话,果然就沈书和渐渐平复下来,“嗯,姐姐都听书玉的,我不急。”

随后,沈书和便与之前一般,有人过来看就极力介绍自家野菜,只是收效仍然不大。

突然,沈书玉望着对面走过来的妇人扯开嗓子吆喝道,“新鲜的野菜了,好吃又便宜,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咯。”

一叠声的吆喝,果然将那妇人吸引过来,只见她看着沈书玉小摊上的野菜,笑眯眯的问,“两位小姑娘,这野菜都是今儿摘得吗?”看着怪新鲜。

沈书和愣愣的不知道该说啥,拉了书玉过来,书玉甜甜道,“婶子,这些野菜都是今早摘得呢,你看,都新鲜着,我们姐妹怕这野菜焉了,婶子你看,这还时不时浇水了呢。”

听到沈书玉这么一说,那妇人往旁边看了看,果然看到一个水壶,心里暗叹两姑娘心思灵巧的同时又对这些野菜满意。

老太太这些天吃饭不香,说没新鲜的菜,吃来吃去就那些。这些野菜虽难登大雅之堂,倒能换换口味,这么想着,妇人便定了心思。

“问道,这野菜都怎么卖,要是价格合适的话我都要了。”

见状,沈书玉便一一介绍道,“婶子,这个荠菜四文钱一把,这个婆婆丁三文钱一把,那个马齿笕和其他两样两文钱一把。”

妇人爽快,听了价格直接就道,“行,那我都要了,小姑娘你算下价钱。”

沈书玉应道,“荠菜六把,婆婆丁多两把,八把,马齿笕、灰灰菜、艾蒿各四把,总共六十四文,婶子都要的话就给六十文好了。”

那妇人见沈书玉这样说也不推迟,直接掏出六十个铜板递给给书玉。沈书玉接过细细数了放在口袋里装好,又将野菜给妇人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