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有信心,借着这次机会,让毕记重新恢复以前的辉煌。”
沈书玉闻言,并未说话,而是挑眉望向毕昇。
毕昇接到沈书玉传来的目光,又见老郑一脸恳求的看着自己,心里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既然他如今是毕家家主,就姑且试一试吧。左不过就是跟现在差不多。
“既如此,那我毕记今日就与沈姑娘合作。”
沈书玉见毕昇答应下来,点头道,“多谢毕老板信任,我沈书玉别的没有,但这次,我相信,绝对能让毕记恢复以前的辉煌。”
沈书玉这话,不仅让老郑感激涕零,更让毕昇震撼。
在此之前,毕昇觉得沈书玉不过就比一般的姑娘家有见识有胆识,知上进。却从来没想过,她一个村姑,能有这般气势与自信。
震撼的同时,毕昇对沈书玉更多了佩服。
觉得她不过一乡下出来的女子,都能做到这般,那他又怎么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玉,两耳不管家族之事。
如今的毕家,已排在四大书商四家的末端,如果在不进一步,恐怕会被踢出四大书商的排名,那他又有何脸面去见奶奶,去见毕家列祖列宗。
随后,毕昇与沈书玉两人商量了合作的细节。
约定四六分,毕记占六成,沈书玉占四成。沈书玉提供稿子,毕记找人抄写成书,并出售。
本来毕昇提出五五分,但沈书玉觉得这些故事虽然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很新,且很受欢迎,却始终不是她所想所出,顶多就是由她搬运到这个时代。
另外,毕记担负出售与成书,自然该多占两成。
所以照这么细算下来,沈书玉占四成,已经是占了便宜了。
两方谈好合作事宜后,便有毕昇执笔写下契约,一式三份,一份给沈书玉,一份自己留着,另一份交有衙门存档。
这合作的事算是彻底定下来。
之后,沈书玉就西游记的书稿交给毕昇,让毕昇找人抄写装订成书。
对于抄书这个事,虽然大周目前并不盛行,但还是有极少数的寒门子弟靠抄书生活。所以,这事儿毕昇直接交给老郑,让他找人来做。
沈书玉再旁听着,补充道,“掌柜的,既然要找人抄书,我觉得最好还是与这些抄书的人签好契约,一来是为保证书稿的质量,二来是为了防止他们将故事泄露出去。”
老郑听了,连连点头,“沈姑娘说得是,这事儿必须得签契。万一人家在我们这儿抄书,转头就卖给别家书铺,那不是亏大了。”
见掌柜听进去,沈书玉就没继续说这事儿,毕竟人家掌柜常年管理书铺,经验比她多,定能好好将这些事儿安排妥当。
“嗯,这事儿就有劳掌柜费心,另外这书稿第一次该抄多少册,我觉得最好不要太多,控制在一百册左右最好,毕竟咱们是为了卖给能够消费得起中上层人,一次太多,到显得书太廉价。”沈书玉又接着说道。
老郑听完,点头表示记下了。
“如今老郑与姑娘也算熟识,如果姑娘不嫌弃,就称呼我为一声郑叔。”老郑说道。
沈书玉闻言,爽快道,“这是自然,郑叔,你也别姑娘姑娘的叫我,直接叫我书玉就是。”
几人又闲话了几句,沈书玉便告辞拿着纸墨离开毕记,去了菜场。
买了大骨肉类,又去粮铺买了三十斤面粉,二十五斤大米和三十斤糙米。另外油盐酱醋等调料也买了不少。
等回去的时候,实在拿不下,沈书玉便在县里租了一辆牛车,将东西一一搬上车回家去。
今日出来,沈书玉带了足足五两银子,除去帮沈书和卖荷包的半钱银子,目前手里只剩下一两半。
到了家,安氏与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