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书玉与何大两口子一直直奔城南码头,到了地点,那边也开始渐渐热闹起来。不少工人脚夫来回忙碌。
沈书玉与何大两口子在程记干货铺面前找了个位置。
程记干货铺的老板是对夫妻,男的叫程毅憨厚老实,女的人称余大姐精明健谈。听何大两口子说了意思后,便主动在门前辟出一块地,供何大两口子用。
张氏机智的给了余大姐五文铜钱,算是租摊位用,“大姐,承蒙你们慷慨,愿意我将摊子支在这里,感谢的话我也不会说,这五文铜钱就当是摊位费。”
“何大兄弟,张妹子,既然你们瞧上我这破地,便在这里摆就是,那用得着银钱。再说,一个摊位就算是租也最多两个铜板就够了。”余大姐拿出三个铜板,要还给张氏。
不是她一边说着不要银钱一边又主动收了,而是这码头摊位众多,如果不收费别人都摆在她家店铺门前也不好,在一个收两文钱也是为了张氏能够安心。
余大姐的话张氏也知道,市面摊位也就两文钱,可以整天使用,但那时交给官府的,自然价格比私人的好。
而且他们将摊子支在人家面前,多少会有些妨碍。
所以说什么,张氏都不肯收回那三文钱。
余大姐见张氏执意如此,也多说,让她家男人帮着搭摊子,并店里闲置木板找出来,给和大两口子用。
终于,摊子支好了。
张氏将做几个菜摆上摊面,并用洗干净的白布盖上,盆子里放上大勺,就只等客人来了。
因为是第一天,何大也想看下生意如何,便没急着回去,跟张氏一起招呼起人来。
只是大多数人见是新摊位,又是卖吃食,碍于好奇,纷纷上前询问。只是在听说是猪下水后,纷纷走开了。
更甚至还有人说,这两人是想钱想疯了,这种下作东西都拿来卖。
一旁何雯听见了,气得跟那人骂起来。
那人就是禹县有名的混子林大勇,见何雯一个小丫头敢骂他,当下就要打人。
沈书玉见状,一个健步站到两人中间,挡住那人伸过来的手,“大叔,虽然猪下水这东西以前确实没人吃,但是你今天没吃过我家做的就出口伤人,似乎有些无理。”
“我家妹子气不过维护自家生意,也没有不对,但是大叔要是伸手打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如果你执意如此,我们也不怕,大不了往县衙走一趟,看看县令大人会怎么判。”
周围的人本是看热闹,但看到沈书玉小小年纪就敢与林大勇如此说话,不由得佩服她的勇气。
一时间纷纷停下手里动作,都围上来看林大勇这回怎么闹。
谁知林大勇脖子一梗,叫道,“说老子没吃过,今儿老子就要吃了才行,给老子要是味道不好,或者吃坏人,老子便去县衙告你一家乱卖东西扰乱市场秩序。”说着便吆喝道,“给老子来一份!”
沈书玉闻言,不疾不徐的让张氏上了一份干煸肥肠。
林大勇接过用沈书玉他们连夜做出来竹签签了一个吃了一口,便停不下来,一口接一口,很快一份干煸肥肠就见底了。
沈书玉看着林大勇吃完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等着。
周围围观的人群更是好奇,所谓的干煸肥肠到底怎么样,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看林大勇反应。
却见林大勇将碗往张氏手里一递,道,“这个什么干煸肥肠再给我来一份。”
张氏看了沈书玉一眼,见沈书玉点头,这才又上了一份。
围观的人见林大勇主动又要了一份,便忍不住想要尝试,只是到底以往经验战胜了欲望,继续观望。
余大姐也在一边看着,见这情况,便上前道,“妹子,这三个给姐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