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园。
安氏自沈书玉走后,就忧心忡忡的,整天不是念叨沈书玉在外面冷不冷,饿不饿,就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才短短三天下来,整个人就以肉眼可见的瘦了下来。
之前好不容易的的养的肉肉,转眼就没了。
安老太太看在眼里,忧在心里,每日除了劝解安氏宽心,就是去厨房盯着郑大娘给安氏熬各种补汤。
这日,老太太端着一大早盯着郑大娘到安氏面前,“兰儿,这是我让郑大娘熬的汤,你快趁热喝了。”
安氏,“娘,你放哪儿吧,我一会儿再喝。”
玉儿都出去三天了,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顺不顺利,有没有遇到危险。
她现在哪有心情吃东西。
“娘,玉儿说出去三天就回来了,今天都已经第三天,这还没回来,玉儿她不会出什么事吧?”
老太太听到这话,不高兴的瞪了安氏一眼,“好好的说这些干啥,玉儿身边有绿蓝和阿五那个小子,能有什么危险。”
“倒是你,你看看,这才几天,整个人就瘦了一圈,你是想要玉儿回来看到你这样担心吗?”面对安氏这样,老太太恨铁不成钢的说着。
安氏也不想这样,可是每次她一闲下来,就会想着沈书玉在外面各种不好,次数多了,可不就担心了么。
“娘,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这两天总觉得心神不灵,害怕有不好的事发生。”安氏摸着胸口,朝安老太太说道。
试图让老太太相信她的话。
安老太太看着她这样,叹了一口气,放软语气道,“你呀,就是爱胡思乱想,放心吧,玉儿定会好好的,你忘了,当初她出那么大的事都没事,如今还有什么能压倒玉儿。”
女儿怀孕爱多思,安老太太除了劝也没有别的办法。
心里只盼望外孙女能早点回来,这样女儿也能放心些。
“那倒是,玉儿大难不死,是个有后福。”安氏听着老太太这话,想着当初沈书玉死里逃生的情形,立马就宽心了不少,“娘,你把汤给我吧。”
老太太闻言,忙把桌上的汤递给安氏,“快喝吧,一会儿都凉了。”
安氏接过碗,大口大口的喝起来,不一会儿,一碗汤就见底了。
老太太见了,接过空碗问道,“还要吗,厨房还红枣糕,要不要再吃一点?”
“别,娘,我真的够了,吃不下,晚点我要是饿了再吃,现在是真吃不了。”安氏急忙摆手,生怕安老太太又压着她吃东西。
虽然她怀着这胎的前两个月反应大,后面虽然好转,但胃口也没有变多少,要不是每天安老太太跟沈书和盯着安氏吃东西,只怕之前那点肉都涨不起来。
老太太把碗筷收拾下去,叮嘱郑大娘随时将饭菜热着,沈书玉回来就可以吃了后,就回到堂屋陪着安氏说话。
这两天,三房李氏虽然也会来玉园陪着安氏说说话,但多数时间都是下半晌。这会儿时间还早,自然就只有安氏跟老太太在。
安老太太刚坐下,就听到安氏话响起,“娘,你看见和儿了吗?”
这一大早,除了早上早饭时间看见沈书和外,别的时间都没见到她人影,安氏就问了一句。
“和儿啊,说是去印刷坊有事,吃完早饭就出去了。”安老太太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那孩子,虽然嘴上说着不成亲的话,却跟李家那个大小子走得近的很。
尤其是最近几天,李家那小子一来,大孙女就一起出去,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丫头是瞧上李家那小子了。
不过李家那小子也不错,每天都会来家里帮着做些事。虽然有时候做事是假,看人是真,但那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