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中年人,一人王强,一人杨大,一人楚承,沈书玉分别以王叔,杨叔,楚叔相称。
三个少年,一人大壮,一人李志,一人大牛。
做饭的婆子夫家姓杨,人称杨大娘,正是杨大媳妇,两人这些年颠沛流离,膝下也个孩子,上无老人,倒也人口简单
问完后,沈书玉便问了价格,两个老人十两一人,三个中年人,因为是主要劳动力,二十两一人,三个少年加杨大娘,则是十五两一人。
就这,还是马婆子看在沈书玉是熟人的缘故,优惠了的价钱。
沈书玉也不多啰嗦,见马婆子都这么说了,就麻利的掏出银钱,付了后,就带着人离开牙市。
几人也没什么行礼,就这么跟着沈书玉走了。
其实,最先马婆子将这些人叫出来时,看到沈书玉一个小女娃子来买人,多少都带着轻视,尤其是王强,一脸的不以为意,根本没把沈书玉放在眼里。
但随着沈书玉之后行事作态,王强便从心底里服了沈书玉,一瞬间,就将沈书玉当作主子来看。
所以等回到家,沈书玉将买他们来作何用一说,王强就率先说话了,“小姐,您放心,只要有王强在,这作坊的事,我绝对给您做好了,保管不用小姐操心。”
接着,从林佟开始,到大牛,纷纷表态,愿意为主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别看大家都挺服沈书玉,其实除了王强、林佟跟刘勇外,大多是被沈书玉所说待遇给吸引。
毕竟在大周,还没有听说做下人有工钱可拿,做的好还以涨工钱。更别说一年四季各有两套当季衣服。
之后沈书玉便给大家分工,让王强暂时为作坊的管家,并刻活字模板,若是在试用期间做的好,就可以做下去,反之,则换其他人上。
两个老人林佟刘勇,因为会些雕刻功夫,便直接让他们跟王强一起负责刻字。
杨大楚承负责打磨排版,小的三个就负责印刷。
至于木料和边框,沈书玉打算从村里招人做,毕竟作坊健在村里,也该给村民一个工作的机会。
只是要的人不多,且要求都是会一点木工的,所以选择范围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