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似乎已经猜测到接下来的剧情了。

主角说是分析罪犯的心理,但越是分析、反而是主角自己滑向了深渊。

接下来,主角就像是他想的一样,说

【所以,你明白了,或许你对待他,也应该以真心换真心。如果只拿着精神分析的模版,那人是不可能拥抱真心的。】

一个医生、一个精神分析师、一个服务于警署的侧写师、希望和连环杀人犯真心换真心。

虽然已经预料到,但看到这么荒诞的话,还是让温酒喉头一涩。

【所以,你尝试理解他,揣摩他。

比如之前,得知他没有亲人之后,你总会认为,他是不是有着某种自毁倾向?或者是边缘型人格?

但现在,你只是从他的言语,他的表现来认识他。

你面对的不是杀人犯的标签,而是标签后实实在在的人,真正的乌枝,真正的他。

你的策略见了成效。

他的态度也慢慢软化,对待你的肢体语言、口头上的言语,都不再抵触。

他说,他感谢你把他当成人来看。

他说,你明白他们这种人的价值尺度。

他说,他知道,你为他做了多么了不起的尝试。

他说,他非常感动,从来没有人为他这么做过。】

【……】

【你的分析好像产生了奇迹,他的残暴消解了,最后反而变得楚楚可怜,他甚至开始哭泣着忏悔自己的罪过。】

“你”似乎在极力说服着,这个罪犯是一个多么可怜的罪犯。

但评论却仿佛什么都说不出来。

[主角对于这一罪犯的描述,似乎有些、过于友好了。

对于一个连环杀人犯,她的语气只是轻飘飘的犯人。

面对一个凶手、甚至杀手对于犯罪现场黏哒哒的解读,她只会评价:“不擅长理解别人。”

但黏哒哒的、应该是刀捅入□□之后流下的内脏和鲜血吧?]

[主角这种,救世主思想,是不是有点自你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