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1 / 2)

“那时候,浊酒尚温。”

“他这才下了马,在满地的寂静里,把那一盏酒端了,一饮而尽……”

说到末尾,这几句里已经带着几分咏叹腔调。

金戈铁马,刀光剑影。

英雄,当配烈酒!

《三国》里只写了关羽斩了华雄人头回来,“其酒尚温”,陆锦惜却添了薛况斩了伊坤人头回来,一饮烈酒的场面。

想想,若真发生了,又该是何等的豪壮气魄?

一刀一枪,力战伊坤;

一人一马,力挽狂澜!

她遥想着那一位已经葬身沙场多年的大将军,也不知道他本事风姿,与关云长相比,究竟如何。

但云州城当时的情势,其实比汜水关危急千倍万倍。

现实中的战争,未必有三国那般眼花缭乱,但薛况一代名将,百战不殆,盛名传扬,该是绝不下于关云长的。

故事讲完,薛迟与罗定方已经听得心驰神往,怔怔回不过神来。

陆锦惜见状一笑,开口便想要叫他们回神,不料一抬眸,竟瞧见门口处,不知何时竟已经站着三个人。

薛明璃跟薛明琅并肩而立,除了一样的出神,也没什么别的。

但旁边立着的,却是一身雪白锦袍的薛廷之。俊美无匹的面庞上,一双幽深的墨眸,正定定地注视着她,闪烁着几分莫测而变幻的神光。

似乎探究,似乎怀疑。

这一瞬间,接触到这眼神的陆锦惜,忽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于是,想起来一个被她忽略且异常重要的细节

薛况,喝酒吗?

尤其是,带兵打仗的时候。

第57章 亡羊补牢

不知道。

对于薛况的个人习惯,她竟然一概不知。

一则因为陆氏与薛况的关系本就生疏,也没有留下什么与此有关的只言片语;二则薛况去世已近六年,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周围的人也不怎么提起薛况,府里的下人都换了一波。

陆锦惜即便是想知道,其实也没处打听。

若着意去打听,则显得太露痕迹。

更何况,她其实也没想过,自己会面临如今这境况啊……

看薛廷之这眼神,陆锦惜疑心自己应该出了错,但不好确定是因为薛廷之听着这个故事太离谱,还是发现了她所言的故事里有哪个细节不对。

若是被看出破绽……

那才是好玩了。

迎着薛廷之那目光,陆锦惜的眸底,隐隐有几分深邃的暗光流转,但她掩饰得很好,即便心内有所猜测,脸上也不露。

当下,只摆出一副略微诧异的表情,笑着道:“你们什么时候来的?真是,外头的丫鬟也不知道规矩,不通传一声,平白叫你们在外头等着,是该教训了。”

刚听完故事的薛迟与罗定方,听见声音,这才回过神来,朝门口看去。

薛明璃与薛明琅就在外面站着,倒也跟他们一样,才从故事之中回神。

两个小姑娘,脸上的神情都有些恍惚。

独独薛廷之,眸光一敛,便已经躬身拜下,只道:“拜见母亲,给母亲请安。廷之与两位小姐来时,只听母亲在里面将故事,甚为专注,不敢打扰,所以不曾请人通报。不过也并未等上多久,还请母亲容谅。”

容谅……

陆锦惜的目光从门口那几个丫鬟的身上扫过,又看了一眼旁边站着的青雀,终究还是将心里一些想法压下,暂时不去算账。

她面上笑容不减,只招呼他们进来:“可别在外面站着了,进来坐吧。”

几个人这才走了进来。

罗定方年纪还小,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