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掉出来的银色唇钉,她顿了两秒,回答好友:“耽搁了一下。”

“......”

苏融融不禁竖起大拇指。

0005 05 窗口

从咖啡厅出来,袁青梨和苏融融又在商场逛了一圈,苏融融自然是满载而归,袁青梨只拎了两个袋子,分别是给母亲和妹妹买的。

“商场不是我的战场。”这句话袁青梨从十几岁奉行到二十几岁。

苏融融家早早就搬出了老城区,两人不同路,只能在商场门口作别,袁青梨一个人去公交站台。不抬头看高楼的话,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从细微中体会。比如在她高中时期,从市区到老城区的公交路线每天只有三趟,如今却多了十几趟。

公交车缓缓往前驶动,透过车窗观察到的变化会更加明显以前哪一段路还是坑坑洼洼的泥地,现在变成平稳的沥青路;以前哪一块地挂了商场施工的牌,几年后却变成了公园;以前哪个广场破败不堪,现在焕然一新引得客流不断。

南临确实比不上省会抑或是别的一线城市,却是一座中和了生活舒适度和工作包容度的城市,袁青梨并不那么恋家回家,但她是十分追求性价比的人,回来工作对她来说好处大于坏处,所以她没怎么纠结,毕业就回了南临。

公交车拐进林荫覆满的长街,车身顺着光影往前行,前方到站,袁青梨下了车。

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在准备晚饭,父亲依旧不见人影,袁青梨在房间找到妹妹袁青禾。高中生真惨,周六下午还在苦巴巴整理错题集。

明明两周前才回来过,袁青禾看到她仍然高兴得像许久不见,笔头一扔站了起来:“袁青梨!”

袁青梨把手上拎着的购物袋放桌上,对着她耳朵弹了一指:“叫姐!”

她其实一点不在意这些称谓,只是想逗小孩玩。袁青禾捂着耳朵乱叫,随后看到桌上购物袋的品牌logo,尾音拖得更长,只不过是从可怜巴巴变为欣喜,抱着袁青梨的胳膊谄媚地连喊了几声“好姐姐”。

女高中生学习辛苦需要奖励,看中一双运动鞋很久了,耳熟能详的大品牌,价格自然不便宜,不在父母的消费观念里。一小时前袁青梨在商场看到线下旗舰店,顺便买了下来。

袁青禾当场拆了包装盒,将崭新的鞋子拿在手里左右端详,里里外外欣赏了好几遍才舍得放下,语气急转一百八十度:“可是我月考没进步啊!”

上个月袁青禾同学向姐姐许愿望的时候,可是信誓旦旦说这次月考一定会进步的,可惜班级里竞争太强烈,结果不如她意。

袁青梨从不在意这些,取笑道:“没进步就不穿鞋啦?”

姐妹两人在学习上向来是两个极端,袁青梨惯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袁青禾自觉性很强,有目标肯努力,根本用不着她操心。

女高中生闻言蹭过来,一手抱着新鞋,一手抱着姐姐,甜腻腻地撒娇。袁青梨故作嫌恶地甩开她,去厨房给母亲打下手。

袁父准时踩着开饭时间回来,袁青梨帮着母亲把汤端上桌时,她那父亲已经在大快朵颐了。袁青梨拿起碗挨个给母亲和妹妹盛汤,边咀嚼饭菜边张嘴呵气的中年男人这时候朝她仰了仰下巴:“给我也盛一碗啊。”

袁青梨最后打好自己的那一份,坐了下来,说:“我饿了。”

袁父脸色一僵。

母亲笑呵呵的,站起来去厨房拿了新的碗,一边指责丈夫,一边把汤装满:“梨梨刚从市里回来,饭都没吃呢,肯定饿了,你指挥什么指挥。”

父亲抖着嘴散热气,不以为然道:“所以我说干嘛出去住嘛?浪费钱这不是,家里过去也没多远,省得每周往回跑。”

他根本没在思考如果住家里还得每天往回跑的事,比“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