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若有所思地抚摸着怀表表面:

“如果能获取更多时之砂,将最大额度提升到更高层次,这件辉煌遗产的潜力将更加惊人。”

他小心地将怀表收好,静下心来,开始详细感受成为高等学徒后的各种变化。

与初等学徒时期的模糊不清、中等学徒时期的若隐若现不同,现在的他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感知周围的魔力流动。

这种感觉如同一个曾经只能透过浑浊窗户观察外界的人,突然获得了一副能够看清万物细节的眼镜。

房间中的每一缕能量波动,墙壁中蕴含的微弱魔力残留。

甚至是空气中漂浮的细微魔力粒子,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感知中。

这些过去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力才能模糊感知到的细节,现在仅用一个念头就能捕捉。

更为显著的变化,发生在他的施法能力上。

罗恩能明确感知到,自己掌握的三项熟练法术:

音波震荡、粘液飞溅、光辉之环,已经在精神海洋中形成了稳定的“思维回路”。

这正如《学徒阶梯》中所述:

“当学徒掌握三种以上法术并达到熟练程度时,这些独立的思维回路会开始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不仅仅是数量的累加,更是质的飞跃。”

罗恩尝试着构建“音波震荡”的法术模型,惊讶地发现,原本需要十几秒的构建过程,现在只需短短数秒。

精神力顺着已经形成的思维回路自然流动,就像是水流顺着预先开凿好的渠道奔腾而下,轻松且高效。

以往构建法术模型时,他需要反复检查每一个节点和能量流的精确位置,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模型崩溃。

但现在,这一过程变得近乎直觉化,就像是肌肉记忆一般自然。

“这就是《学徒阶梯》中提到的‘思维网络’吗?”

罗恩的眼中闪烁着惊喜和好奇。

《学徒阶梯》曾这样描述:

“满足条件进阶为高等学徒的,其精神海洋中会形成一张复杂的‘思维网络’,各种法术模型如同节点,相互连接,相互支持。

这种网络一旦形成,施法效率和成功率都将大幅提升,同时也为未来掌握更高级的复合法术打下基础。

这种网络越是密集和完善,巫师的天赋就被认为越高。

许多伟大的巫师在高等学徒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异常复杂的思维网络,为他们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施法速度上,更体现在对魔力的掌控精度上。

罗恩发现自己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魔力输出的量和方向,就像是从一个只会全力挥舞的莽夫,变成了一个精通力道控制的剑术大师。

除了这些标准的变化外,罗恩还注意到一个独特的现象他对“呓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场意识战斗中,为了对抗海胆怪物的呓语攻击,他不得不细致分析和记录那些奇特的音节。

这个过程让他意识到,呓语并非毫无规律的无意义声音,而是具有某种特定结构和内在逻辑的精神波动。

“‘滋……克鲁……尼亚格……罗提普……’这些音节,似乎暗含某种语法结构……”

罗恩回忆着那些音节的排列规律,陷入沉思。

他注意到,每当海胆怪物发出“滋”这个音节时,他的精神防御就会感到一种特定频率的刺痛;

而“克鲁”则会带来一种扭曲感,仿佛精神力被强行拉伸;

“尼亚格”引发的是一种眩晕,如同被卷入漩涡;

至于“罗提普”,则会产生一种幻觉,使他短暂地看到一些不存在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