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挑了挑眉,“喔?我也正有此意,只是,我原是打算着要在你收粮之后再发告示,既然如此,也罢,明日我便拟了文书发布出去。”他看着麴崇裕笑了起来,“我今日才发现,玉郎你竟然生了一副菩萨心肠。”

麴崇裕脸色顿时更是有些发僵,冷笑道,“不敢与长史相比!崇裕愚笨,自是不大通晓如何让人自寻死路。”

裴行俭依然笑得风轻云淡,“玉郎过奖,我何尝有如此心肠?只是这些年里那些人日子大约过得太顺,越发贪得无厌起来,居然想伸手管到我裴某人的内宅之中,若不让他们吃些教训,难不成日后还让家人天天为这些龌龊事情烦心?”

麴崇裕“哼”了一声,想到后日之事若真如裴行俭所料,心中一时愤怒,一时怅然,一时又觉得解恨,不由久久无语。

……

夕阳刚刚沉入西州城外的山峦背后,洛阳坊里,张府门口的刚刚布置好的两棵灯树便都亮了起来。一丈多高的树上各挂了六十三个寿字灯笼,灯笼上又画了若干精致的山川人物,在渐渐暗下去的暮色里自是显得愈来愈灿烂夺目,引得一大群孩童围着拍手叫好。

守着坊门的几位门卫,早已各自得了赏钱,眼见夜幕渐浓,不但不曾闭门,还帮着张府的奴仆在坊门口挂起了两个硕大的寿字灯笼,老远便能看得一清二楚。待沿着一路灯火走到张府门口,绕过两棵灯树,从敞开的大门看进去,更是处处灯烛辉煌,衣冠风流之士来往不绝,端的是好一副盛世富贵景象。

西州城内的住宅不比长安,大的也不过三进,与张家交好的女眷们午间便已登门,早已陆续的告别而去,此时登门祝贺的,多是衣冠之士。西州都督府和几个县衙名牌上有的人物几乎悉数到齐,便是因身体不适或公务缠身实在来不了的,也都各自遣人送上了寿礼。

麴智湛送的檀木佛像、麴崇裕送的六曲三色夹缬屏风和裴行俭送的大幅寿字,都被放在堂屋最显眼的位置。来客哪个不是知情识趣的,自是先要评点一番这佛像的雕工、夹缬的画意和寿字的笔锋,说上一大篇花样百出的好话,原本便宾客如云的屋子里,愈发显得欢语不绝、人声鼎沸。

后院上房里,小祇氏却是忙忙从里屋挑帘走了出来,坐在外面的祇氏正伸手在面前的果盘里挑出了一颗金黄的杏干,抬头便看见自己妹子换了一身杏黄色绣银丝的衣裳,忍不住笑了起来,“女客不都已送走了么?你穿成这样给谁看?”

小祇氏摆手叹道,“还不是要去阿家的院子,张家几个娘子也都还在那边陪着,你也知晓,我的这位阿家最喜人穿得华丽富态,先前我那身湖色的衣裳虽是长安的新样子,她见了却是不喜的。姊姊要不要随我过去?”

祇氏淡淡的摆手,“罢了,该说的吉利话适才不都已说过了一遍,如今你们一家子团圆欢聚,我去做什么?”

小祇氏笑了笑,“姊姊说的哪里话?谁还会把你当外人?”她心里也清楚,自打麴都督身子不好,不问政事,麴玉郎对祇家又不假颜色之后,自家姊姊在这些西州女眷间的地位便渐渐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看着祇氏淡漠的面容,想着她日后的处境,小祇氏顿时心生不忍,转身吩咐贴身婢子道,“你先去老夫人那边回一声,我这边还有些事,稍后再去。”又给另一个婢子使了个眼色,教她在屋外看着,这才挨着祇氏坐了下来,叹道,“什么欢聚,也不过一场虚热闹。如今这外面看着喜庆,却不知要陪进多少钱帛去,明日算账,且有头疼的时候。”

祇氏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不过是顿寿宴,何至于如此?”

小祇氏略带讥讽的笑了起来,“姊姊在都督府里,自然不知晓这外头的情形,不但张家如此,如今这西州高门都差不太多,外头看着热闹富贵,里头却是越发虚了!说起来,托姊姊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