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对她爹倒是没什么感情,跟在哥姐身后拜了拜。
苏合香祭拜的时候,嘴里念念叨叨的:“……你在下面放心吧,我会把四个孩子养得好好的,看着他们成家立业的!”
祭拜完,苏合香从包裹里拿出在网上买的现成飞燕馍馍,这是寒食节的习俗,用柳条串起来挂在门楣上,叫“子推燕”,据说是纪念一个叫介子推的人。
“娘,介子推是谁啊?”小妮仰着头问。
苏合香一边挂馍馍一边随口道:“谁知道呢,反正别人都挂,咱们也挂,图个吉利。”
铁柱在旁边补充:“好像是古代一个忠臣,被火烧死了,所以寒食节不生火。”他也是在街上听人说的。
苏合香摆摆手:“那咱们也冷食纪念他。”汴京的习俗和老家还是很不同的,最起码这个子推燕在她老家就没这个习俗。
中午,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早上准备好的冷食,青团、花馍、凉拌小菜,还有苏合香特意煮好放凉的茶叶蛋和冷粥。
小妮咬了一口蛋黄肉松青团,眼睛一亮:“这个好吃!”
大妮则更喜欢豆沙馅的,铜柱尝了鲜笋腊肉的,被里面的腊肉咸得直喝水,逗得全家哈哈大笑。
铁柱也喜欢吃咸的,不过甜的他也不拒绝,也一样好吃。
寒食节过后第三天便是清明节。
郑大夫家的三女儿启安的及笄礼安排在清明节前一天,郑大夫没有请苏合香上门观礼。
但他给铜柱放了一天的假。
苏合香思忖片刻后,当天还是让铜柱送了个礼盒过去。
礼盒里是一个镶嵌着红玛瑙的银戒指,还有两块上好的布料。
她对大妮说:“大妮,等明年的时候,咱家也给你办个及笄礼,到时候你应该就有嫂子了,可以请你嫂子家的亲戚来观礼。”
大妮期待地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又问:“娘,明天清明去琼林苑踏青,我可以化妆吗?”
苏合香不想扫女儿的兴:“化个素淡的妆容就好,不要太显眼。”
“嗯嗯!”大妮开心地应着,自己都有这么漂亮的裙子了,自然也想给裙子配个好看的妆容。
清明这天,一家人吃过早饭,大约七点,苏家一家人就整装出发了。
苏合香特意提前租了一辆带车厢的驴车,还雇了个车夫包了一整天。
她想着清明时节风大,可不能让一家老小着了凉。
汴京城外游人如织,倾城而出,苏合香自以为出门已经很早了,没想到官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蚁,驴车的速度不快,她反而有些担心会不会比女方家还晚到。
苏合香小心翼翼地护着那个两层的仿古竹编食盒。食盒里装着青团、燕馍馍、桂花糕,米花糖,还有两竹筒的清水,打算玩累了的时候拿出来充饥。
几个孩子不时掀开车帘看看外面的景色。踏青之人摩肩接踵,连官道两畔的柳枝都被游人折去了大半。大妮时不时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裙,生怕弄皱了新春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