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他眼睫低垂,道了声谢。

谢蝉雀跃不已。

谢嘉琅站在篱笆后,目送她走远。

谢蝉回到院中,院子里人影晃动,一地箱笼,周氏指挥下人收拾行李,预备回江州谢府。吕家今天下山,二夫人立刻跟着动身。

谢蝉被仆妇抱上马车。

马车出发前,有人拍打车窗:“九娘,郎君要我把这个拿给你。”

谢蝉掀开车帘。

青阳把一只大木匣子放在她跟前,特意强调一句:“这是大爷叫人买的,郎君没碰过。”

谢嘉琅送她的?

谢蝉打开匣子,华光流转。

身边的酥叶惊奇地道:“好精致!”

匣子里是一只彩色花灯,挂了长长的彩穗,做工别致,富丽堂皇。

谢蝉看着花灯,呆了一呆。

上辈子,谢嘉琅送过她一盏灯。

皇后芳辰,文武百官朝拜恭贺,黄金美玉,奇珍异宝,看得人眼花缭乱。等太监把谢嘉琅的贺礼呈上,宫女不由得偷笑,说谢大人不愧清廉之名,果然穷酸。

他的贺礼是一盏灯。

而且那盏灯比谢蝉眼前的这盏花灯要朴素多了。

谢蝉不禁想笑:给皇后送礼是灯,给自己妹妹也是送灯,莫非谢嘉琅只会送灯?

等回家可以问他。

回到家中,谢蝉却被告知,谢嘉琅没有回府。

大家都回来了。

只有他被留在别院。

第16章 怀孕

院子里的芭蕉依旧苍翠欲滴,枣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了。

留在府里的下人把成熟的大枣晒干做成了枣圈,封在坛子里。

谢蝉要酥叶给各房送了些,留下两包托人送去山中别院。

回到江州,谢蝉回想起谢嘉琅取走紫竹箫时那句低哑的道谢,后知后觉,明白他那时已经知道自己即将被留下,心里涌上一阵难言的酸楚。

她知道,谢嘉琅不会被这些磨难击溃,他会长大,会变得刚毅坚韧,为万人敬仰爱戴,可是目睹他的遭遇,她还是不禁怜惜。

谢蝉希望他能顺顺遂遂,少一些坎坷。

现在的她年纪太小,做不了什么,只能央求谢六爷帮忙,送些吃的玩的去别院。

那盏彩穗花灯,谢蝉叫酥叶挂在自己房里。

周氏听说灯是谢嘉琅送的,有些不喜,想叫人取下来,酥叶复述了青阳的话,她才罢了。

各府女眷回城,世交紧邻互相走动,接着又是过节,每天都有宴请。

张夫人在江州人生地不熟,每次宴会都叫人接谢蝉过去作伴解闷。

老夫人叫人开库房,拿出珍藏的锦缎,给谢丽华几姐妹裁新衣裳,其中一匹颜色最娇嫩的缠枝花纹锦,只给了谢蝉。

周氏代女儿推辞。

老夫人坚持,道:“张夫人是官夫人,什么好东西都见过了,别叫她笑话我们家小娘子没有好衣裳。”

二夫人笑盈盈的,回到房里,气闷不已,摔了茶杯:“我家丽华比不上一个村女丫头?”

谢丽华看着地上碎瓷片,脸上涨得通红。

二夫人看向女儿:“丽华,你要好好跟着女先生学规矩,学琴棋书画!九娘那个出身,她爹又没本事,也没有会读书的兄弟,哪比得上你?”

谢丽华应是。

二夫人让丫鬟去叫谢嘉文。

丫鬟去了半天,回来道:“二郎在做文章,说先生等着要评。”

二夫人忙道:“那别叫他了,要他好好用心写文章。”

竹娘的肚子一天比一天

大,人人都以为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