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庄仓是朝廷修建的一座粮仓。为防潮湿,于庄仓建在地势较高、土质干燥的岭上。同时,为了防水,于庄仓和北河支流离得很近。

朝廷粮仓由官兵驻守,按仓库大小,置库、仓等管理。谢嘉琅突然出现在于庄

仓外,看守仓库的官兵大吃一惊,库、仓主管吓得魂飞魄散,被属下从酒桌上架起来扶着出来迎接,十几人都喝得醉醺醺的,东倒西歪,看到吕鹏甩到眼前的文书。顿时酒意全飞,一阵噗通声,一个接一个软倒在地。

吕鹏进屋,在满桌酒菜中找到几串随意乱放的钥匙,叫人去打开仓窑,其他人翻找账册。

片刻后,吕鹏沉着脸回来,走到谢嘉琅身边,“大窑基本都空了,小窑只剩下一些陈年发潮的谷子。”

谢嘉琅不语。

一人飞快跑过来,送上刚找到的账册。

谢嘉琅看向跪在地上的官兵、主管。

库、仓主管浑身发抖,欲哭无泪。

北河决堤的河段集中在嘉县一带,于庄县属于支流上游,没有汛情,离嘉县又那么远,没人会跑到这里来查账,而且县城上上下下全是他们的同伙耳目,真有人来查粮仓,知县肯定出手阻挠,实在阻挠不了,那他们就一把火烧了粮仓,万事大吉。

谁能想到钦差会出其不意,忽然从天而降?

猝不及防,两人根本无法掩饰,只能磕头请罪。

谢嘉琅翻开一本账册,一目十行地翻完,问:“粮仓有多少仓窑,大窑多少,中窑多少,小窑多少?”

他声音平静,不辨喜怒。

主管冷汗直冒,颤声答道:“回大人,于庄仓有大窑十口,中窑三十口,小窑五十二口。”

谢嘉琅注视着主管,目光清明。